作為一名網站開發WEB前端工程師,對自己開發的網站項目應該盡可能地對其性能進行優化,現在互聯網上搜索到的網站性能優化多是翻譯轉載自Yahoo14條或34條。Yahoo的優化建議關注在大的方面,下面,W3C Group為大家呈現WEB前端開發高性能優化部分之JavaScript的優化細節!
一、避免出現腳本失控
不論什麼腳本,在任何時間、任何浏覽器上執行,都不應該超過100毫秒。如果實際執行的時間長於這個底限,一定要將進程分解成若干更小的代碼段。
腳本失控基本上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 在循環中執行了太多的操作
解決這個問題的訣竅就是用下面這兩個問題來評估每個循環:
如果1和2都可以否定,那麼建議使用setTimeout方式將循環體切分成小塊進行異步處理
將循環中的定義變量及初始化操作放到循環外。參見:http://www.w3cgroup.com/article.asp?id=111
2. 臃腫的函數體
在JavaScript中,我們應該盡可能的用局部變量來代替全局變量!
理解JavaScript作用域鏈。參見:http://www.jslab.org.cn/?tag=ScopeChainAndClosure
理解原型鏈。參見:http://www.jslab.org.cn/?tag=prototypeChain
3. 過多的遞歸
使用迭代方式替代遞歸,采用memoization技術優化遞歸
斐波那契數列的遞歸算法優化,參見:http://www.jslab.org.cn/?tag=Memoization
4. 過多的DOM調用
在Web開發中,JavaScript的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對DOM進行操作。可你知道麼?對DOM的操作是非常昂貴的,因為這會導致浏覽器執行回流(reflow)操作。而執行了過多的回流操作,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網站變得越來越慢了。我們應該盡可能的減少DOM操作。
回流操作主要會發生在幾種情況下:
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限制通過DOM操作所引發回流的次數:
1.在對當前DOM進行操作之前,盡可能多的做一些准備工作,保證N次創建,1次寫入。
2.在對DOM操作之前,把要操作的元素,先從當前DOM結構中刪除:
3.CSS部分
另外一個經常引起回流操作的情況是通過style屬性對元素的外觀進行修改,如element.style.backgroundColor = "blue";
每次修改元素的style屬性,都肯定會觸發回流操作,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
4.將獲取的DOM數據緩存起來。這種方法,對獲取那些會觸發回流操作的屬性(比如offsetWidth等)尤為重要。
5.當對HTMLCollection對象進行操作時,應該將訪問的次數盡可能的降至最低,最簡單的,你可以將length屬性緩存在一個本地變量中,這樣就能大幅度的提高循環的效率。
二、避免大字符串字面量對象操作,如 字符串.lenth,盡量轉換為new String(字符串)後再進行操作
三、在做字符查找替換等操作時善用正則表達式
快速掌握ECMAScript正則表達式。參見:http://www.w3cgroup.com/article.asp?id=202
四、減少語句,利用運算符優先級實現if else表達式,使用三元表達式,使用連續表達式(看情況,將損失程序可讀性)
利用運算符優先級實現if else表達式參見:http://www.w3cgroup.com/article.asp?id=131
五、將CSS,JS文件合並到一個文件(非BT愛好者還是不要玩了^_^)
參見:http://www.w3cgroup.com/article.asp?id=29
六、避免Javascript事件綁定出現內存洩漏
"These memory leaks often occur as a result of circular references between JavaScript objects and objects within IE’s 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 Microsoft GPDE Team Blog
參見:http://www.w3cgroup.com/article.asp?id=207
七、使用WEB Workers技術(支持html5的浏覽器)
Web Workers為JavaScript提供了一種能在後台進程中運行的方法,Web Workers進程能夠在不影響用戶界面的情況下處理任務。
參見:http://www.w3cgroup.com/article.asp?id=242
八、Y!14條(14 Rules for Faster-Loading Web Sites)
參見:http://www.w3cgroup.com/article.asp?id=97
九、微軟早期的DHTML優化建議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3cgroup.com/article.asp?id=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