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上跟網友討論到關於社會化媒體營銷模版化的問題,在過去台灣操作Facebook營銷的經驗來說,我真的很難把社會化媒體營銷來將其模板化(當然前期准備流程是有的)。但是如果講到操作手法來說,真的沒有辦法去模板化。過去我們做推撥式營銷(Outbound Marketing)講求的是曝光,曝光點越多越好,管你目標族群(TA, Target Audience)是誰,廣度越大自然射中目標的數量就會多。但是社會化媒體營銷嚴格來說是屬於集客式營銷(Inbound Marketing)的一環,首重族群的精准。但是要搞定社會化媒體營銷,這就不得不先搞清楚產品用戶的社群參與度。
社群營銷?社會化媒體營銷?
曾經我問過一個微博上的朋友:Social Media Marketing 在中國究竟是要翻譯做社會化媒體營銷或是社群營銷。後來我想了想,我怎麼會問這個蠢問題,因為根本上社群營銷跟社會化媒體營銷就不是同一件事:「社群網站」包含的范圍較廣,像是博客、BBS、視頻網站、即時通訊軟件……等,只要有人與人互動的平台,都可以視為是社群網站,而「社會化媒體(Social Media)」正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真的所有網民都只在微博上了嘛?
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不是,否則你現在不會在看這篇文章,因為無論社會化媒體有多火熱,每個社群還是都會有它固定的使用者存在,而且各產業(甚至各產品)用戶對於社群的使用態度及習慣肯定都不同,而這個差異我們便稱之為:社群科技特徵圖譜(Social Technographics or Social Technographics Ladder ),但由於直接翻譯念起來太糾結,所以我習慣簡稱為:社群參與度。而依據用戶對於社群參與度的不同,可分為創作者(Creators)、評論者(Critics)、搜集者(Collectors)、參加者(Joiners)、觀察者(Spectators)、化外者(Inactives),關於這些用戶分類的法則,可以參考我在微盤上分享的一份PPT: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 – 社群網站行銷。
社群參與度與社群營銷策略
仔細思量用戶的社群參與度,這才能正確的利用各種不同的社群工具及平台,做好社群營銷。社會化媒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雖然看起來現在微博正火熱,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如果你想經營一個3C產品的營銷,肯定還是得透過BBS或是博客來做產品的推廣,這時候社會化媒體就只是一個渠道了;但是如果今天你的產品目標族群可能鎖定在50歲左右的族群,你還可能用社會化媒體來做營銷嘛?我想答案這時候可能就是否定的。也正因為難說的准,所以社會化媒體營銷的模板化就是這麼困難。
每個不同的族群對於社群工具的使用程度可以說是大不同,所以找到族群的社群參與特性便是我們制定社群營銷策略的第一步。通常我們可以利用問卷或是到百度上去茶道這些資訊,另外提出社群參與度(Social Technographics)的Forrester公司也有提供一個小工具(如下,詳細資訊請到官方網站查詢),可以去了解到在中國的社群參與度分別為如何(可惜年齡層部分沒有細分),搭配PPT中的分類法則,相信各位自然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產品的社群營銷策略。而不一定是要一股腦的在社會化媒體中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