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討論產品設計、修改、維護的時候總是會聽到一個詞:以用戶為中心。我們總是將自己模擬成一個用戶,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操作,體驗每一步操作的交互變化,這種做法本無可厚非,可是作為一名產品人員難免會劍走偏鋒,步入死胡同。就像“顧客不是要買鑽頭,顧客要買的是洞”裡面所講,我們總是把鑽頭設計的很絢麗、功能很強大(可以打電話、煮咖啡)而忘記了顧客只想買到一個洞而已,對於這最本質的需求,我們是否在撰寫PRD文檔的時候就慢慢忘記了呢。
用戶動機是“神馬”
那我們如何才能抓住“以用戶為中心”的核心呢,筆者認為把握用戶動機才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基本方法。產品策劃是一個從無形到有形的轉化過程,這是一個有技術含量的非技術性工作。有技術含量是指,你需要熟悉當下互聯網各種產品形態的優缺點。非技術性工作是指,你所做得是通過敏感觀察,從紛繁當中提煉出了需求的本質之後用產品功能去滿足它。就像警察辦案一樣,有時候看似得到了合理的人證、物證,但還要解釋通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如果犯罪動機解釋不通,這個案子可能就不能草草定案。
做產品策劃也是一樣,發現需求的本質來源就是發現了用戶針對這種需求的行為動機。人不會毫無道理的,去有意識的做一些事情。任何一個產品想要去服務用戶,都要找得出用戶針對這種需求的行為動機是什麼,這種行為動機在數據調查或情景測試中是否是可靠的。
思考方式決定著策劃能力:
通常能夠策劃出產品的人有這兩個基本能力:
1. 敏感的觀察能力;
2. 非凡的提煉與歸納能力。觀察能力這個,我想很多人都具備,但能夠在紛繁的觀察中提煉與歸納者恐為少數。這種總結能力和人的一種思考方式有關:一線的客服和編輯,他們不缺乏觀察能力,而往往他們的思考方式注定不能將需求提煉成形。由於不能將需求提煉成形,當他們想從事這方面的事情時,往往都是先有產品,而後往上套需求。我們總是看到,嘴上說的都是:我要先有個SNS,以滿足這種需求,然後再要一個微博,滿足那種需求,然後再要個資源下載、再要個互動百科、再要個BBS……這種以產品套需求的模式,終將不能策劃出優秀的產品應用。做技術出身的人員,也具備他們的觀察能力,但他們掌控產品形態的能力往往趨於呆板。技術人員不缺乏對產品的DIY能力,但他們組裝出的產品往往名詞概念多、形態四不像,且分不清個功能主次,他們總是力求讓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一樣完美,這就是問題。
對於具備提煉與歸納能力的策劃人員,也是通過觀察和數據佐證等來發現用戶動機,但不同的歸納方法是:
1. 遇到新的需求因素出現,首先想想能否在過往的經驗中給這個因素找到一個“定性”。也就是它是什麼,它是哪方面的事兒。 如果能找到確切的“定性”,那自然把它歸結到過去那個相應的知識體系當中。 這樣,自然相應的問題就有可參考和對比的基礎。
2. 如果找不到確切的“定性”,那它就是一個新的需求要素的起點, 以後還會有與它相近的問題,逐漸歸結到這個體系當中。
由此可見產品策劃人員談及需求和產品形態時,思考的方式都是一個相對整體的體系結論。
這構成的了產品策劃人員,有能力去從無形向有形去轉化產品的知識基礎。這種能力基礎,具體到某一產品的策劃過程中時,則要看總結到的用戶動機有多少項。也就是用戶關注的點,有多少項。這些項又是如何從主到次的排序。作為一個產品策劃人員,如果能將這種用戶動機以及這種主次排序的認識講解清楚,那麼,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一個交互設計師時,一般他就能聽清楚需求的所在,以及設計出具體的功能表現。
只有用戶動機還不夠:
前邊我們提到了用戶動機是發現需求的本質來源,還提到了提煉這種需求的思考方式方法。但是對於一個能拿到貨架上供人挑選的產品,只有用戶動機和方式方法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個競爭對手的分析與對比,任何一個需求都不可能是你一個人在滿足。“用戶動機、競爭對手分析、自己產品的差異與價值所在”如果在這三個方面,你的項目經過多次、多角度論證,依然表現的優勢明顯,那基本可以下結論,你這是一個好項目。
策劃產品的過程,不是生產線上批量的生產零件,那些搞得所謂嚴格產品策劃流程的東西,在有了產品以後,往回套他那套理論是可以套上去的,但是在沒有產品以前,執行他那套理論未必能出來好的結果,本身這樣的一種思考方式就違背產品策劃的初衷。那種人證、物證俱在,但看不出用戶動機,就妄下結論的人,往往就是這種人。產品策劃是一個從無形到有形的轉化過程,以用戶為中心能成為我們的一種理念,但不能成為指導我們工作的方法論。唯有從“用戶動機”出發,提煉總結出共性的結論,結合當下競爭對手的情況,策劃出貼切滿足用戶動機和需求的產品。無限縮短產品與用戶間的距離,才是好的產品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