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產品經理黃海均近日回答知乎網網友關於“應屆大學畢業生去北京各大互聯網公司敲門找產品經理助理的工作,如何做效率才會高一些?”的提問時表示,從事產品相關職位培養網感、產品感覺,訓練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很重要,求職時通過內部推薦效率更高,可以省去冗長的流程和等待,求職者如果能自己寫一些產品體驗報告,或自己動手做一些產品設計原型,都會大大地加分。
以下為知乎產品經理黃海均回復全文:
也經歷過這個階段,符合題目描述的情況,所以分享一下。
2008 年 10 月份起,校園招聘開始。當時在深圳,我的目標很明確,暫時不去小公司,只去大型互聯網公司。首先瞄准了騰訊,並先後做了以下三次嘗試:
走正規/普通的校園招聘流程。在線提交簡歷之後,估計是由於某些硬性指標不合格,被篩選簡歷的程序鄙視了。—— 我一直認為大公司校園招聘這樣的流程會錯失很多人才,當然看起來這樣是比較優的解決方案了。
後來去蹭宣講會,霸筆+霸面,被拒。
當時校園招聘已經結束,於是走社會招聘,找到一個 Qzone 的工程師,求內部推薦。面了一輪,由於那個職位要求 2 年工作經驗,所以再次被拒。
後來又得到阿裡巴巴的朋友推薦,電話面試了阿裡軟件、淘寶。在電面過程中,也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阿裡,溝通了兩次的結果,也都不太理想。
騰訊的三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阿裡的條件也不是太吸引我。所以後來我反思了很多,自己以前的實習經驗不夠有吸引力?當時的知識結構還有哪些缺失?我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是否適合做產品?溝通時是否表現得過了?經歷了自我否定、重新肯定之後,寫了一些 Blog 進行總結,為後面埋下了伏筆。
但內心已經堅定,一定要找到一份互聯網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的工作,這緣自於了解了「產品經理」的職責和目標。有了這個目標,是不是能夠很快找到工作已經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什麼籌碼,需要怎麼補上。接下來的幾個月體驗了很多產品,寫了一些 Blog Post,買了一些書,並每天消耗 5 小時以上在 Google Reader 上。增加信息量並進行篩選,培養網感、產品感覺,訓練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 2009 年 3 月,中間雖然也想著自己還沒有確定工作,但說實話並不是那麼著急。那段時間在飯否/Gtalk 上認識了雷小亮(zhihu.com/people/lala),有一天他在 Gtalk 上發來一個鏈接,問我對網易北京的產品設計師感興趣不 —— 因為他看到我的 Blog 了。在宿捨花兩天看了所有我能找到的所有資料和文章(網易公司的背景、這個職位JD反應出來的要求、網上產品經理的博客文章等),跑去廣州面試,一個下午面了主管、總監、HR 三輪,回學校等通知,一個月(其實很慢)後給了我 Offer。北上。
經歷講完,我嘗試提煉一些可能有用的點:
如@肖歡 所說,從效率的角度來說,內部推薦自然是最快的,可省去冗長的流程和等待。霸筆、霸面這種方式,會讓面試官給你一次機會,但並不會加分。
怎樣才能得到內部推薦?知乎/SNS/微博/個人 Blog 都是進行自我營銷、建立個人品牌的好渠道。互聯網行業人士出沒的社區,你都可以有個賬號。不怕臉皮厚,就怕沒底氣。有能力一定不會被埋沒,被埋沒一定是因為不夠努力。
但沒有無緣無故的效率。內推並不總是有好結局,扎實的准備和和知識點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投入全部精力進行准備,從簡歷撰寫、排版到對公司、職位的了如指掌,再到對自我性格、知識結構、經歷的認識。
目標要堅定,太寬泛的目標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萬金油式的簡歷會減分。認准了就投入十二分的付出。
方法是需要不斷總結、沉澱的。寫博客是一個好方法(雖然現在微博更流行),獨立博客更佳。從寫一些產品體驗報告,到自己動手做一些產品設計原型,都會大大地加分。畢竟,絕大部分產品人員,都是一線的執行者,「能干活」是最基本的要求。
另外,推薦再看看zhihu.com/question/19568007、zhihu.com/question/19575242,這兩個直接相關的問題。以及我創建的收藏夾裡「產品經理系列」打頭的:zhihu.com/people/oxygen/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