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產品經理的“怪物”
目前國內的互聯網產品經理行業是千奇百怪,一方面在各個公司的產品經理定義和職責不盡相同,網上搜索一下產品經理,會發現很多關於什麼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的職責、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質。在我以產品職位任職的3家公司中,具體的工作范圍大同小異,但也有較大的差異。另一方面,有從技術、設計、市場等轉型過來的產品經理,背景又不一樣了,工作方式和思維也不相同,有的公司喜歡技術型的產品經理,有的喜歡市場型的產品經理。
此文,謹以我自身背景為基礎,描述一個設計型產品經理的進化史,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到在產品路上的朋友。
產品的自我修煉:
入產品這行,有的是興趣導向,大多數是無意闖入。但有一點相同處就是,之前大學裡面是沒有產品相關的技能學習的,靠的是後天的積累。(現在有些學校貌似有相關的課程)
1、產品同行交流、分享成長:深圳、廣州、北京、上海等互聯網氣氛比較濃厚的大城市,經常會有一些同行集會,比如UCD書友會、UPA、華南UE小組等,這種線上QQ群、線下互動交流、經驗分享往往能打破你受限的思維,開闊思維。而線上的分享博客、網站,更是凝聚著產品先驅的心得和體會,是一條快速學習成長的路。
2、讀書能解百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國外經典的書籍翻譯,如用戶體驗的要素、交互設計精髓,也有國內前輩的出書,如一目了然。雖然因為工作的壓力、空間的緊湊,但是一個月也會保持1-3本的閱讀量。同時,在閱讀產品書籍的同時也要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如經濟、管理、心理學方面的書,像影響力、長尾理論、怪誕行為學、杜拉拉升職記。我相信長久的積累、厚積薄發,就有豐收的一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豆瓣,裡面有記錄了我看過的一些書籍。
產品經理不一定是專才,但一定是通才。
被迫成長:
認識我的一些人會說,你怎麼那麼愛讀書啊,或者說,有上進心。其實我都是被逼的,我是個懶惰的人,下面談談我幾年來的產品“進化史”:
初入產品,作為產品菜鳥那時:
1、功能結構圖:入職時,為了讓我盡快熟悉網站結構,讓我整理一份網站地圖。於是含辛茹苦,畫了一下午時間畫好,那個時候用的是Word。現在:用Visio、MindManager,能夠理好功能清單和理順功能結構。
2、流程圖:第一次畫流程圖,用的倒也是Visio,不過當時畫得忐坷不安,規則、邏輯等也不熟悉,網上找一些案例對照著畫。現在:用Rose、Visio,已經可以把業務流程很好闡述。
3、原型:因為設計出身,剛開始畫原型是用DW、PS、FW等工具,其實用PS、FW等展現原型,效果也還行,後面見識了Axure的神奇,就一心想把工具學好,先是看教程、後面下載庫、之後自己定義庫,如今自我感覺工具已經運用得不錯。
4、概念設計:什麼是概念設計?沒有人能教你。我也摸索了好久,剛開始看到了Flickr的概念設計圖、在UCDCHINA上看了一些文章,後面自己慢慢折騰,經歷了幾個大項目,用了好幾個工具,Rose、Visio、MindManager等,算是入了門。
做為一個產品經理,業務規劃、概念設計、需求分析、流程、原型設計等是必須掌握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基本上是學校裡學不到的。一旦踏入產品這條路,你會遇到一道一道的門檻,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你需要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跨越。所以我說,產品經理都是被迫成長的。
關於選擇:
剛入門時,我貪婪地吸收著一切我可以吸收到的知識。產品、設計、交互,我加入了很多群、閱讀很多網站的文章、看了好多書。我以為產品經理是無所不能的。所以,我覺得很疲憊。
2009年,我覺得我最大的成長是能夠很清晰地分別產品經理、產品設計、交互設計等的差別,學會了做一份好的產品需求文檔,並且很明智地篩選出自己應該去完善的技能、應該主動去學習的技能、拋棄了很多原有的學習方向。現在,UE用戶體驗我只是關注,當做樂趣;產品設計是基本技能,我更關注產品規劃、戰略分析等層次,學會了做需求管理,砍功能。
仰高山而行,你永遠在山腳下,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飛躍。找到自己的產品之道,做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事關迷茫:
職位生涯,誰都會遇到職業規劃上的難題。比如這份工作有沒有職業前景,這份工作能不能實現價值。於是心態浮躁、受到外因內因影響,會糾結,自己弄得很不開心。
我覺得,一份工作能給你帶來挑戰、有機遇和成長,能夠快樂工作就好了。選擇權在於自己,更好的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