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看到有人問:“如果產品經理學習了 UED 的思考方式做產品設計,那就不需要交互設計師這個職位了嗎?”
這個問題的潛台詞是:只要學習了UED的思考方式,就能做好交互設計了。大謬矣!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很熱門又很含糊的詞:“專業人士”。如何才能算專業人士?如何才能在一個專業的領域裡做好專業的事情?
我自己的看法是,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必須至少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一、參悟本領域的本質和核心知識
“專業”的要領首先在於深度,然後才是廣度。所謂深度,就是要抓住本質。而抓住本質的前提是:不要被那些浮在面上的東西、細枝末節的東西牽走注意力,而是要有主動地意識去探究現象背後的實質。
比如現在信息圖表(infographics)很流行,很多人喜歡看只是因為它們漂亮。殊不知,信息圖表的本質是利用人們視覺認知加工的高效性特征,幫助人們整體地、快速地理解和整合大量的信息和數據,以幫助作出合理的決策。如果一味為了漂亮而加上過多華而不實的修飾,反而會干擾對數據的讀取,違反了信息可視化中的第一定律:Edward Tufte大師提出的數據筆墨比率原則。事實上,現在國外的一些信息圖表良莠不齊,低劣之作比比皆是。
另外講到本質,我必須引用劉未鵬的那句話:“學習一門知識,必須問自己三個問題:(1) 它的本質是什麼;(2) 它的第一原則是什麼;(3.)它的知識結構是怎樣的。”
二、對本領域方法的靈活應用
一些人以為學習了一些基本方法就成了專業人士,以為習得方法是成為“專業人士”的捷徑。其實不然。對方法的熟谙程度表現在是否能根據任務的目的、任務的限制等具體情況靈活選擇出最優的方法或者方法組合,甚至在沒有最優方法的情況下改進現有方法,實現方法的創新。
而很多情況下人們在運用方法時,總是抱著一些教條思維,一些機械論的想法。比如在用戶研究領域,Persona流行,就以為Persona是最佳方法,一窩蜂搞Persona;日志分析流行,就一窩蜂搞日志分析。其實沒有一種方法是完美的,要認識每種方法的適用范圍,對其長處和限制要有清晰的認識。更進一步,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核心本質,深究方法的本質是用好方法的前提。
更重要的是,所謂方法,其實有兩個層次:一是工具方法,即實現某件事情的具體手段;二是思維方法,就是分析具體任務、設計解決方案的思維策略和能力。通常人們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對後者的修煉。所謂思維方法,具體地說,在用戶研究中,一種很關鍵的思維方法是“轉化(transformation)”,就是把用戶的需求和行為特征轉化為產品的創新點、產品要求和屬性限制,這個轉化過程很見功力,另外必須要磨練的思維方法就是歸納思考和演繹思考的融合和迭代;在產品創新設計中,一種很關鍵的思維方法是思維大師愛德華·德·波諾提出的“橫向思考”,以發現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在交互設計中,嚴謹的邏輯思維和嚴密的窮舉思維是不可或缺的;而在表現層的設計中,則要善於發現不同體驗之間的關聯。
三、建立起自己的案例庫
光有理論和方法還不行,還需要一個案例庫,或稱為素材庫,或稱為工具箱,以裝下該領域內的大量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這個要求源於目前心理學中對人腦的認識:人的大腦是經驗性的,不是演繹性的、邏輯性的。而經驗的表現形式就是“模式(Pattern)”。人腦的智力處理方式就是模式識別:將當前遇到的問題的特征與已有的模式庫中的模式進行(模糊)匹配,一旦匹配成功,就按照模式庫中該模式的已有解決方案加以應對。建立起專業領域的案例庫,就是給大腦建立某個類別的模式庫,幫助大腦對各種常見的專業問題進行快速匹配、快速應對。由於人的實時認知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擁有模式庫的好處是,人們對常見問題進行快速應對後就可以節約下認知資源去對付那些無法匹配到的各種疑難雜症、意外和例外。
建立經驗庫的要求意味著要成為專業人士必須要有充分的“積累”。並且這個積累不是用耗費的時間、案例的個數來衡量的。因為只有深度加工的案例和素材才能進入大腦的模式庫,被快速調用。這也意味著借用別人積累的經驗庫是無效的,必須自己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來。
以上三點只能算是“專業人士”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由於我自己還沒有修煉成一名專業人士,所以我不知道成為“專業人士”的充分條件是什麼,我只是知道,少了以上三樣的任何一樣,都成為不了“專業人士”。
再分析本文開始知乎的那個問題:學習了×××的思考方式,並不意味著你掌握了×××的本質(因為只是“學習”而不是“參悟”),不意味著你能靈活應用×××的方法,更不意味著你積累了屬於你自己的案例庫。所以,兄弟姐妹們,慢慢磨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