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知乎上有人問到:
俞軍 提出的有關產品經理提出的12條軍規,你贊同多少?
我把這12條,打亂原有的順序,重新整理為兩個部分,有利於閱讀和思考:
產品觀
1、產品經理首先是用戶,站在用戶角度看待問題
發現用戶的需求,而不是創造需求
把用戶當作傻瓜,不要讓用戶思考和選擇,替用戶預先想好
用戶是很難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戶,而不是改變用戶
關注最大多數用戶,在關鍵點上超越競爭對手,快速上線,在實踐中不斷改進
用戶體驗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給用戶穩定的體驗預期
不要給用戶不想要的東西,任何沒用的東西對用戶都是一種傷害
方法論
追求效果,不做沒用的東西
決定不做什麼,往往比決定做什麼更重要
如果不確定該怎麼做,就先學別人是怎麼做的
———–
2年前我剛看到這些內容時,曾大呼過瘾,感覺面前忽然開了一扇門,陽光柔和地打在臉上。
也有點像初中時躲在小樹林看卡耐基的成功學,看得熱血沸騰,俨然打了雞血,激動到面紅耳赤地想做些什麼。
看成功學的後果是,5分鐘冷靜下來後,發現你身邊的世界一點也沒改變,你依然是那顆螺絲釘,在龐大的社會機器裡,沿著既有不變的軌跡運轉。
誠然,俞軍作為曾經百度產品的掌門人,值得所有做互聯網產品的人尊敬,剛開始做產品時,有人告訴你什麼是對的,首先你就應該慶幸,全盤吸收,因為跟隨一個優秀的人,一路做下來至少不會太差,這是產品入門的重要一步。
有過一定的產品經驗後,我在知乎上的回答是:
1.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有世界觀,這12條是俞軍總結的,未必適合你,適合你的產品模式、你的用戶情景
2.參考別人的世界觀,多數情況下對自己沒有任何益處,知道越多,成見越深,所以,保持好奇心,警惕世故
3.有了想法,就去做,去驗證,總結自己的方法論,最後發展出自己對於產品的世界觀,並且,不要分享,至少不要這樣赤裸裸地扔出12條。
真的特別想分享,憋不住,要有實戰、數據、例證,這樣對別人才有益。
俞軍還有一些值得分享的觀點,詳細見這裡
Twitter的產品故事
最近關注的另一個人物是,Twitter的3位創始人之一,傑克.多西。在斯坦福大學的一次演講中,他提到了Twitter成功的3個階段,相比俞軍總結的12條,似乎更值得分享。
1. 畫出你的好點子
把你的點子從大腦中提取出來,畫在紙上(傑克曾展示了一張Twitter的早期草圖)——筆尖接觸紙張的過程,也是檢測和重新定義想法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你開始與別人分享。
Twitter的點子,來源於多西從小就癡迷於地圖、城市信息的可視化和實時流動,他自學編程以模擬城市的人流,這是沒有任何產品觀時的好奇心驅動。
2. 識別環境是否成熟
早在2000年,多西就畫出了twitter的草圖,並寫出程序模擬城市運轉,但他的城市裡沒有人的存在,只是些會跳躍和流動的點。
之後,他有了黑莓手機,開發出簡單的程序,通過寫郵件分享自己的動態,遺憾的是,當時短信服務還沒有興起,其他人無法實時接收到他的信息,好點子出現在錯誤的時間,再次被擱置。
直到2005-2006年,美國的短信服務大范圍普及,各運營商之間不再有壁壘,twitter的實時分享成為可能,Twitter誕生。
3. 讓用戶參與建設
從最初的創意到發展至今,Twitter所經歷的種種變化和用戶的建議密不可分,包括采納@符號,RT,都是在用戶直接需求驅動下的產品設計。
當然,作為產品的把關人,你首先要做好的編輯,從工程師、用戶、支持者獲得的想法和建議,會不斷地沖擊我們應該做的事,編輯需要找到一兩件至關重要的事情,能推動網絡、服務、產品的持續發展。
傑克的演講視頻網易做了翻譯,可以在這裡看
One more thing:
還有一枚知乎邀請碼,需要的朋友留言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