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合作至少是騰訊很需要的。
1、10年團購起來的很快,11年至少再翻兩倍。巨頭們無一不想霸占此塊蛋糕的,騰訊優勢不小。團購的線下BD掃街做市場教育的階段已經到了中後期,團購接下來的核心不再是“購”,而是“團”(團=流量+人+關系)。要想霸占這塊蛋糕,靠的一定不是掃街BD,而是靠影響力和整合能力來做用戶入口,靠基礎設施和規則來做平台。
2、無論目前的團購還是將來的團購,主流應該都會是生活類,這個定位恰好與騰訊要打造的在線生活平台很契合。某種程度上當“團購”成為半主流消費方式之後,騰訊是不能允許自己缺席的,連不坐在主位都難以忍受。
3、騰訊目前在電子商務上的策略很簡單:將拍拍打入冷宮,團結Ali之外的所有電子商務企業,給他們帶流量、給他們提供工具。Groupon恰好是一個很好的引流工具。不過,如果線下占主流團購的9成,騰訊做的時候一定會讓線上的比例提高到至少3成。
4、多說兩句:騰訊之所以很大方的給電子商務網站引流,有些甚至是免費做。原因如下:拍拍不爭氣,自己消化不了;用戶的消費類需求逐漸剛性,騰訊需要這些新內容和新場景來滿足用戶;騰訊本來就沒有消費流量,這些給電商務帶去的流量是新生流量,並未觸及騰訊的既得利益,相當於無本經營。這一點,百度做不到,百度帶去一個流量可能就得少一個競價收入。
5、3Q一仗,讓遲早要到來的騰訊開放提前了。馬化騰說在2011年5月會拿出來重磅炸彈,而實際上最近騰訊在一些邊角上已經加快了小開放的步伐。我相信馬化騰未來10年的重點可能真的是“小Q機器人”,但其實那個小東西只是個表象,內在基礎是騰訊帝國的強大、完善。
6、不過,騰訊目前要開放的應該只是應用層,平台還是會自己來做,基礎層的東西更不會去開放。比如,他不會不做微博,所謂開放只是讓更多應用可以在他的微博上玩;他不會讓出Groupon,他會把Groupon中國做成團購平台,讓別人都去給他做BD。
7、當然,騰訊未來會不會開放到平台層,那是後話,至少目前這個階段他想做也做不到,而且也不會去做。當騰訊開放後,大部分罵騰訊不開放的人會發現,自己的空間會變的很小,要不被擠死,要不去給騰訊打工。騰訊開放扶持的是尾部,殺的是頭部和中間層。
其次,我對這個合作沒那麼悲觀。
8、不少人盯著Groupon中國現有的團隊中的麥肯錫人,開始下定論說這事不靠譜,我倒是覺得這事在被誇大。騰訊還算是一個比較清醒的公司,如果說這個新公司非得要高學歷,讓麥肯錫風格來成為主流,Groupon願意騰訊也不願意,馬化騰可不是鄧亞萍。
9、估計只是恰巧有那麼一兩個麥肯錫的有識之士跳槽過去了而已,麥肯錫也有很想干實事的人。每家大企業裡都有一些和這個企業不合拍的人,他們滿腔抱負、躊躇滿志。每兩年,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出來了,做成了。
10、開復說“騰訊沒有渠道和線上下結合的經驗”。一來騰訊要做的肯定是平台,線下這事不用自己去做,只需要建規則做整合;二來騰訊本來早就應該補充一下線下能力了,這也是他的一個成長契機。(企業到了這個高速成長的規模,所有的創新和能力培養,都需要市場需求來推動,找不到需求推動怎麼培訓都起不來)
11、開復還說Groupon選“點評、口碑+支付寶、百度、甚至人人都更好”,我也不認同。這幾家都不能給Groupon多好的條件,他們跟Groupon之間的互補需求也沒有那麼強;騰訊可以給Groupon的IPO估值加分很多,這幾家都不能。騰訊和Groupon可以是5:5,其他家怕不是2:8就是8:2。
12、點評和人人自己做的非常好,沒必要和Groupon玩,價錢上估計也根本沒法談;支付寶做的是基礎水電煤服務不會去攙和商品,只是去幫助別人不會自己親自動手;百度其實更沒有線下操作能力,而且業務模式上這兩公司不一道街。
不過,我也並不看好這事。
13、確實,互聯網領域外企沒有成功的案例。記得之前王懷南說“他們來的時候很小看中國人,走的時候很高看中國人”。Groupon如果是讓這個合作為自己的大盤子加分,沒太大期許,讓Groupon中國像Yahoo!日本那樣可以完全本地運作,這事相對靠譜;如果期望太大,干涉很多,這事基本沒戲。
14、我堅信Groupon中國一定會去做團購平台,不會自己辛辛苦苦去做BD。確實很為其他團購網站揪心,你們是選擇給騰訊的團購平台打工呢?還是選擇給他打工呢?還是選擇被他擠壓呢? 進入那個平台,獲得的是短期利益,喪失的是長期自由。不進入那個平台,就得團結起來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一起抗住他的擠壓。
15、其實團購真的剛剛開始,商戶擔保、精准運營、信用機制等等,都還完全沒有呢。
.
廣告:(轉載請帶上廣告,否則爛你鍵盤)
招聘團購支付、社區支付、開放平台的產品經理、產品運營、產品設計,可以年前拿offer年後再上班。我們也不知道這事該怎麼做,我們只是很看好這個市場,用戶需要、同行需要,也足夠好玩。如果你有經驗、有興趣、有信心,歡迎聯系baiya#alip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