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題的能力,其實也就都代表了你在“此問題”領域的水准,所以行家問問題一般會很小心和用心。只有小白或者不知深淺之輩,才能問出對方沒心情回答或者無法回答的問題。對於此類人...
問問題的能力,其實也就都代表了你在“此問題”領域的水准,所以行家問問題一般會很小心和用心。只有小白或者不知深淺之輩,才能問出對方沒心情回答或者無法回答的問題。對於此類人群來說,最好的老師是Google(注意不是百度),機器就可以滿足你們,用不著麻煩人類。
比如,不同場合不同類型的人都容易問到“有沒有通用的辦法做好產品&用戶體驗?”通常我的回答很統一“有邏輯可循代表可以用計算機處理,如果都能用計算機處理,那還要我們設計師做什麼?”此類問題的出現幾率,大大超出我的心理底線,特別無語。這種問題與工作經驗、能力其實關系並不大,主要體現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搞清楚這個道理,我們再來看“用戶體驗設計&評估”類的問題,其實基本都是沒法回答的偽命題。簡單的判斷只能觸及表層,無法深入需求本身,而復雜的判斷需要時間來驗證,無法短時間內得出結論。除非有明確的產品目標,清晰的功能界定,足夠的時間周期,以及合格的評估人。2007年9月寫的開展全面的網站評估主要也是用來應付這類需求,但還是比較淺顯,只提到了層級和分類。也讀過類似“啟發式評估三大紀律”、“可用性測試八項注意”的指導性文章,收獲都不大,因為提供的思路都是零散點,並不具備方法論的普適性。
當然,這類問題雖然有難度,工作還是要做的。其實不管“專家評估”,還是所謂的“啟發式評估”,也許大家的習慣不一樣,但我們基本都有習慣性的固定模式。認真思考了自己每次使用新產品的過程,結合曾經對各類用戶體驗指標的判斷,有兩個結論:
反過來仔細揣摩,用戶使用互聯網產品的節奏依次是“訪問-浏覽-使用”,這是互聯網產品特有的固化模式。而不是我們強調用戶體驗的要素的“表現層-框架層-結構層-范圍層-戰略層”順序,對每個層級的清晰認識有助於規劃“用戶體驗”,但用戶完全不懂也不需要,如下分別來探討。
訪問指用戶打開浏覽器敲入域名到順利打開頁面的整個階段,對應可訪問性設計指標。如果這個階段出問題,往後所有設計再好的體驗都等於零,或者說一定程度上給用戶造成了陰影。互聯網產品的順利“訪問”是個大話題,這裡指的是廣義上“訪問”,而不僅僅是能不能打開這麼簡單。目前已完成指標細分為“站點可訪問性、服務可訪問性、功能可訪問性、內容可訪問性”四類,進行單獨評估和做改進方案。
浏覽指用戶順利打開頁面之後,從單頁面或者多頁面間跳轉順利獲取內容資訊,並且順利識別理解的階段,對應可讀性設計、可發現性設計兩方面指標。這個階段出問題造成的影響,得分情況而論,互動類產品影響不大,信息類產品影響則很大。總之,任何產品都存在“浏覽”行為,用戶總是在“掃視”各種信息數據和交互指引。目前業內對著兩類指標的總結還很欠缺,無成熟體系可參考。
使用指用戶在獲取內容資訊之後,所產生的任何互動行為,對應可用性設計指標。這個階段出問題後果參考上一段,補充一點,與用戶互動的虛擬現實結合,是將來互聯網產品的必然趨勢。但是,個人認為提升可用性的交互設計只是互聯網產品中的加分題,我們評估產品不能因為“交互”不夠好而否定產品本身的價值。目前可用性雖然得到了極大重視,但業內存在很大程度的概念放大和錯誤理解成份,並無太多成熟結論可借鑒。
總之,思路是把“用戶使用”與“專業設計”邏輯對應起來,建立關聯來考慮問題。也就是說,我認為模擬用戶使用產品的“訪問-浏覽-使用”過程來評估產品,要比做專業設計“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的層級遞進更合理。而文中所列“可訪問性、可讀性、可發現性、可用性”四大指標,也完全可以評估互聯網產品的專業設計工作。(所做鏈接均到個人網站相應專題,框架整理出來了,但內容還有待整理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