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形容操作模型與展現模型的對象,那就是作者與讀者——作者的角色定義是寫文章,而讀者則是讀文章
作者給我們的印象是面對一堆草稿紙,電腦上凌亂的文檔碎片,時而抓耳撓腮大腦一片空白,時而思維泉湧洋洋灑灑一大篇;讀者則是對著一本包裝精美,經過仔細排版的書籍,讀的津津有味
這中間有個出版商,將草稿整理排版印刷,然後以最適合讀者的形式去演示
產品設計呢?我們面對的是運營、市場、公司戰略、Boss喜好等各種途徑提交過來的需求,經過需求整理、排序、布局、流程設計等一系列過程,最終以最適合用戶的形式展現
而對於UGC(平台類)產品的用戶又包含了兩種:錄入(作者)和查看(讀者),也就是你的產品中又嵌套了一層關系。如果想到了這一步,你是打算統一對待還是區別對待?
看一個典型的UGC(平台類)產品,大眾點評網——
它的錄入模型:
我有幾點疑問,當一個人從餐館回來,坐在電腦前打算寫點評時:
1. 我是打好草稿,想好評分再開始寫,還是直接在上面邊回憶邊寫?
2. 憑我腦海中對這個餐館瑣碎的好與壞的印象,我能立刻打出一個分數麼?如果有一道菜很不合自己的胃口,會不會讓總體評價變得極端?
3. 如果一開始被極端印象占據,打出一個超低的分數,後來發現這餐廳還有一些優點,我會選擇回頭修改分數,或者在以後的評價中只字不提它的優點,讓打分和評價不會左右矛盾?
4. 口味這裡,有些菜合我的口味,有些不合,這個分要怎麼去打?
5. 我給服務打上一個差評,計算人均之後,會不會覺得才消費了20塊,那服務還算不錯的了,給服務打分要參考星級大酒店的標准還是同價位餐館的標准?
6. 分類標簽要表達個什麼意思?看起來那麼亂,要填哪類的還是隨便填?
7. 我在評價裡寫了免費停車,我還會在交通停車裡寫麼?相反,我在交通停車裡寫了幾個關鍵詞,還會退到上面加上停車的詳細描述麼?
8. 其他……
它的查看模型
還有幾點疑問:
1. 口味評價高的就適合我麼?
2. 點擊圖中的關鍵詞,我是想看需要同樣氛圍的人的詳細描述,還是又退回去搜索帶關鍵詞的餐廳?比如我點了“可以刷卡”,是想查看關於此類的詳細描述,包括支持哪些銀行的卡,刷卡有什麼優惠,還是我想去看其他的支持刷卡的餐廳?我點了“免費停車”,是想看看這個地方停車位多少,停車免費有沒有消費要求,還是又想跳出去找免費停車的餐館?
3. 我點了一個網友推薦菜,如建水豆腐,為什麼搜到的留言中只高亮了建水豆腐的標簽,而評價中卻都只字不提有關建水豆腐的詳細情況?該搜索標簽還是搜索評價?
4. 點評留言中,最有價值的是寫的最好的點評還是最新點評?新寫的點評,參照一個很好很詳細的點評寫,或者參照一個最新的看似很隨便的點評寫,哪個更好?
5. 我們首要需求是想看到自己關心的,比如口味,價格,環境,服務,或者某些自己喜歡的菜,而不是在一堆的評價裡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
6. 其他……
稍微改進了一下寫點評功能:
1. 去掉開頭的總體打分,改為印象描述,如果這個印象比較極端,總體打分就沒有意義,餐廳的綜合評分由下面所有項目決定,將風險降到最低
2. 整體流程更符合點評者的思維,不再是想完這個想那個,再回頭寫這個
3. 菜肴描述將更適合進行單項抽取,可以在展現模型中根據需要將單個菜肴的所有描述都展示出來
4. 口味這裡暫時做成這個樣子,我希望可以針對不同口味的人設計
5. 點評人只需填寫人數和總消費,是否刷卡,因為情侶約會都是2人,家庭的多為3-5人,朋友聚會人數更多,據此判斷足矣。可以根據人數或用途來搜索,並給出平均價格,團體優惠和其他特點
6. 環境服務評分在喜歡的菜和人均消費之後,參考價格後進行的評分將更有參考價值
7. 其他補充說明……
操作模型應該是符合作者的思維/步驟,展現模型則是符合讀者的需求/(Xi*2)慣。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