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會議。
也就涉及到很多人,很多意見,很多碰撞,很多思辨。
關於項目本身的不再多說,目前也不適合分享。
倒是有一些題外話,雖然和具體項目無關,但是會影響我們工作和溝通的效率。據我來看,也是很有意思的話題。
其中有些話:
其實還有很多,所以對應理論和術語,我想談談我的一點個人見解,如有不當,請各位指正。
關於理論
對於理論的不正確認識:
對於理論的正確認識
關於術語:
我個人喜歡術語——這是global的語言。
利用這些術語,你可以借助google的搜索引擎,找到所有的英文資源。
利用這些術語,你可以去slideshare上搜索到很多精心制作的ppt.
利用這些術語,可以去books.google.com上找到有關的書籍。
越多的人叫一種事物叫同一個名字,而且這些人更加專業,更加喜歡分享,那麼使用這個名字,就容易找到更加多,更加專業的學習資料。
所以,你最好也習慣術語——當你習慣後,你才會發現術語的力量。
場景1:
搜尋有關導航設計的信息,用navigation搜索,會搜到很多無用的信息。
用navigation system去搜,會搜到很多汽車用的導航儀。
用web navigation以及website navigation搜尋,會得到預期的結果。
當你進一步研究導航系統,則可以借助你在搜尋過程中學習到的術語進行二次搜尋:
比如導航系統裡分成了若干個部分,每個部分究竟是什麼概念,你需要注意什麼。
你用自己的命名方法當然是可以的,但是除非你是自己工作。不然,你要麼適應業界的,包括你公司內部的術語,要麼就用自己的術語去影響別人,兩者想必,你自己權衡。
比如,全局導航,你可以用Global Navigation檢索。
頁面尾部的導航,你可以用footer去搜,也可以用footer navigation,顯然,後者會讓你得到預期的結果。
頂部的sign in sign up又叫什麼呢?
——在一些術語系統裡,它和全局導航經常放到一起,所以在介紹全局導航的文章裡,也會偶爾出現這些叫法。
用utility navigation會讓你更加鎖定目標。
場景2:
若你需要在文章裡配一些圖片,當然你對純粹裝飾性的圖片毫不在意,你要的是契合你的內容的圖片。你雖然很聰明,但是你仍然需要一些借鑒和參考。 於是你想到了google。但是你用什麼去搜呢?插圖?圖片?配圖?
這些詞語讓你備受挫折(如果你想重新遭遇我的挫折,可以去嘗試一下)。
使用visual thinking(可視化思考)會讓你得到更多想要的結果。
場景3:
再比如,其實,你平時在闡述自己方案的時候,也會借用一些舉例,比如,你會說:“我們設想一下,有個類似於jack的客戶,某日因為要采購一個大型的機械設備,他在google上進行搜索,然後不小心來到了我們網站……” 你已經在嘗試用這種辦法,但是你習以為常。突然有一天,你發現,或許這真的是個好辦法,那麼,我能不能講得更好一些呢?有沒有一些提升的技巧給你呢?根據你以前的經驗,你現在已經得知,你腦子裡的idea和想法,80%的可能性,已經被世界上某個角落裡的人想到並且寫出來了,所以你也想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但是你如何找到他們?
你同樣想到借助搜索引擎。現在,又到了術語階段,你在猜測,他們會怎麼去寫這樣的經驗。比如:設計案例?場景描述?其實,你用story telling這個術語,就可以找到很多類似的文章。
我不得不佩服這些精力充沛的老外們。不就一個講講故事嗎?發展出那麼一套理論出來。
在我們來看,講同種行為能夠統一成一個詞,簡直太難,更不要提希望在眾人的口水中發展出一套學說來。
場景4:
你如何稱呼以下這些東西?
沒錯,我們的術語太多了:篩選?屬性篩選?refine等等。
你可以用這些去搜索,當然,用google(不信你用百度搜搜看,百度一下你就傻眼),或許是google認為我們都是愛學習上進的人。
但是,記住這個術語(facets search)可以讓你更容易直接搜到想要的結果。
ps:這篇文章,也深刻說明了,我們為什麼需要google。
1. google可以搜索到外文文章,而不是那些翻譯過來的四不像。畢竟,借鑒國外的思路和探索是非常有益的。這是全球化的語言。
2. google的讓我們學習的,百度搜出來的結果是供我們消遣的。
但是,真的太可惜了,google自從離開中國後,服務器也更加不穩定了,我很心痛,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