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股市上的大多數投資者是在炒股,那麼巴菲特可能是對大盤不屑一顧的真正的投資者。巴菲特繼承了他老師格雷厄姆的“煙蒂”理論,並發揚光大。所謂 “煙蒂”,就是在一般人眼中毫無價值,卻仍然可以抽幾口的那種股票。
這涉及我們如何理解“價值”。比方說互聯網創業,不同的創業者關注不同的“價值”。有人認為流量就是價值,哪怕這些流量再垃圾,通過各種各樣的聯盟,都可以變現。所以核心不是流量,能變現才是價值所在。有一次百度前CTO 李一男對《福布斯》說:“技術要能夠 ‘變現’才有價值。”我覺得他已經把百度擺到了跟垃圾站同樣的高度上了。
當然所有的創業活動,最終大約都要變現,但創業者到底關注什麼,追求什麼,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變現應該是個結果,而不是價值本身。這就好比人不能以追求活著為目標,活一趟,總不能像個行屍走肉一樣。所以我們追求活著的價值,而不是活著本身。
價值應該是你為用戶、為社會所提供的東西。滿足用戶的某種需求,就是提供價值。更高層級的價值,是引導、創造用戶需求。比如iPad,很多人都認為,這麼個卡在手機和筆記本之間的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呢?你現在覺得沒用,是因為這個價值還沒有被創造。
回到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巴菲特認為,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價值,卻從沒被人關注。而那些被過度關注的東西,很可能屬於被高估的價值。所以,在巴菲特看來,價值跟時間是有關系的。今天逢低買進,明天逢高賣出,是投機。真正的價值,需要經過時間磨砺,才會發光。巴菲特會把部分伯克希爾的股票當成生日禮物,贈給子女,但不允許他們出售,這是巴菲特在把他的價值觀強行輸出給子女。
兩年前,我曾經做過一次模擬投資,就是選擇一些科技和新媒體股票,假設自己每種股票各買一股,長期持有。因為我看好科技對經濟的長期拉動作用。我選擇的股票和兩年成績單如下圖所示:
總共13只股票,各買一股,總投資1130美元。截至今天,其中8只股票比兩年前價格上漲(按漲幅排序,依次是騰訊、百度、亞馬遜、蘋果、完美時空、 Google、搜狐、微軟),5只股票下跌(按跌幅排序,依次是分眾、雅虎、阿裡巴巴、新浪、eBay)。但現在這些股票的賬面價值是1821美元,我兩年淨賺691美元,回報率達到61%。
兩年回報率61%,看上去不多,但比較同期的市場狀況,你就能看出價值的差異。同期道瓊斯工業指數漲幅只有37%,納斯達克指數漲幅只有7%,標准普爾500指數甚至下跌14%。
投資和創業,在道理上應該是一樣的,關注價值,才能獲得長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