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制作poluoluo文章簡介:什麼時候使用什麼用研方法?
注:這篇文章原文發表在可用性大師Jakob Nielsen的網站上,系統介紹了如何選擇合適的用戶體驗研究方法。好的研究方法要在恰當的時間用到恰當的地方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切忌手裡有把錘子就看什麼都像釘子。現在用研組根據我們公司的情況重新編譯修改了下,供大家參考。
用戶體驗研究當前已經可以解答相當廣泛的問題。通過在一個3維坐標系以及典型的產品開發階段中列出各種可用的研究方法,可以了解到什麼時候應當使用哪種方法。
用戶研究領域有著相當廣泛的研究方法,這是件好事(沒准也是件壞事)。從那些已經廣泛驗證的方法,例如可用性實驗室研究,到那些近些時候才發展出來的方法,比如合意性(desirability)研究(用來測量審美需求)
你不能在所有的項目中應用所有的方法,但是大部分設計團隊受益於多種研究方法結合的洞察力。關鍵問題是什麼時候應該用什麼。為了更好的理解什麼時候使用什麼研究方法,把各種研究方法根據以下三個維度區分會很有幫助:
下面的圖表描述了幾種常見的方法在坐標系中的位置
每個維度都是一種區別不同研究的方法,他們回答不同的問題,也適合不同種類的目的。
態度-行為維度
這個方面的區別可以被歸納為 人們說什麼和 人們做什麼(經常是相當不同的)。態度研究的目的經常是理解,測量或者是獲知人們特定的觀念,這就是為什麼態度研究在市場部門被經常使用。
雖然大部分可用性研究應該更多地依靠行為研究,使用自我報告方法獲得的信息依然是很有用的。例如,卡片分類研究能讓你深入了解用戶在某種信息空間裡的心理模型,這可以幫助你決策什麼才是最適合你網站的信息架構。調查方法測量態度,或是收集自我報告數據,能夠幫助跟蹤或是發現你網站中重要的問題。因為種種原因,焦點小組在可用性研究中的作用開始下降了。
在坐標軸的另一端,那些關注行為的研究方法經常用來試圖了解“人們做什麼”,並盡量降低研究方法本身對研究結果的干擾。AB測試僅是改版網站的設計,但是努力保持其它因素不變,以便於觀察網站設計對用戶行為的影響,眼動研究用來了解用戶與網站界面設計的視覺交互。
在兩個極端之間的是兩種我們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可用性實驗室研究和現場實地研究。他們結合了自我報告和行為數據,並且可以偏向於坐標軸的任一端。但是一般推薦傾向於行為研究的那一段。
定性-定量維度
這兩者基本的差別在於:在定性研究中,數據經常被直接收集,相反的,在定量研究中數據是被間接收集的,通過一種工具,例如一個調查問卷,或是Web服務器日志。在現場研究和可用性實驗室研究中,例如,研究者直接觀察用戶如何使用技術(或者是沒有使用)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可以讓他們有能力去問問題,探查行為,或者可能調整研究方案來更好地滿足目標。數據的分析也經常不是十分精確的。
與之相比,定量研究中的洞察力典型地來源於精確的數學分析,因為數據收集的手段(例如調查工具或是Web服務器日志)捕獲海量的數字編碼的數據。
由於它們本質上的區別,定性研究方法更適合回答關於 為什麼 或是 如何解決一個問題 。相反,定量研究可以在回答 有多少 和 有多少種 問題 上做的更好。下面的圖表描繪了前面兩個維度是如何影響研究方法可以回答問題的種類的。
產品使用背景維度
要做的最後一個區別是 在研究中,是否使用產品,或是如何使用產品。可以被描述如下。
當選擇在研究中自然使用產品時,目的是盡力降低研究本身對結果的影響,以便於盡可能了解真實的行為或態度。很多人種學實地研究致力於此,但是依舊總是出現一些觀測偏差。攔截訪問調查(Intercept Survey,譯者不太清楚是不是應該這麼翻譯)和數據挖掘/分析技術是定量研究中這類使用產品方式的例子。
產品使用的腳本化研究(scripted study )是為了集中觀察非常細節的情況,例如在重新設計流程的時候。腳本化的程度根據不同的研究目標可以相當多樣化。例如,一個基准研究(benchmarking study)通常相當嚴格地腳本化,於是可以產出相當可靠的可用性標准。
那些不要求使用產品的研究用來檢查比使用和可用性更廣泛的問題,例如品牌研究和跨文化的行為。
混合的研究方法使用一種創新的形式使用產品來達成目標,例如,參與式設計允許用戶與設計元素交互,並重新排列那些設計元素,並且討論為什麼他們要做出那樣的選擇。
圖表中的大部分的研究方法能夠在一條或者多條坐標軸上移動,並且在一些研究中兩個方向是很平均的,經常是為了同時滿足多種目標。例如,現場研究能夠關注人們說什麼(人種學面談ethnographic interviews)也可以關注 人們做什麼(拓展觀察extended observation);合意性(desirability)研究和卡片分類都有定性和定量兩種版本;並且眼動研究也可以是腳本化的或者是非腳本化的。
產品開發階段(時間維度)
另外一個在選擇研究方法時需要考慮的重要的區別是產品研發階段,和其相關的目標。
下面的表格匯總了這些目標,並且列出了典型的研究途徑和方法,和它們之間的聯系。
產品開發階段 計劃階段 優化階段 評估階段 目標: 啟發,探索並且選擇新的方向和機會 獲知並優化設計來減少風險並提高可用性 測量產品性能,將其與自身和其競爭對手對比 研究途徑: 定性的和定量的 主要是定性的(結構化的) 主要是定量研究(匯總的) 典型方法: 人種學現場研究,焦點小組,日記研究,調查問卷,數據發掘和分析 卡片分類,現場研究,參與式設計,紙上原型和用戶體驗研究,合意性(desirability)研究,客戶郵件 可用基准,在線評估,調查,AB測試藝術還是科學?
雖然很多用戶體驗研究方法來源於科學研究實踐,但它們的目標並不是純科學,並且需要調整來符合利益關系人(stakeholder)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這些方法的描述都是很簡略的(只是一般的指導原則),而不是嚴格的分類.
最後,你們的工作是否成功決定於提升網站或是產品的用戶體驗能帶來多大的效果。這個分類的意義在於能夠幫助你在恰當的時間做出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