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一些熱心的朋友來電來函表示認同或者不認同我的某些觀點,我覺得合理的意見交鋒是值得鼓勵的,而有部分朋友顯示出對我的現狀很感興趣,比如有封來自遠方的郵件中提到:“…….你為什麼不自己開公司呢?”,也有已經誤會我現在開著一個設計公司的朋友。
其實呢,我現在還是在打工的,而這個狀態呢我會根據我的實際需要來調整,關於這個朋友的疑問其實並非第一個。這讓我有點感興趣一個現象,是不是在某個行業中做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唯一發展就是自己創業?而在看到類似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這樣的政策面前,我覺得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激進態度,把失業率提高的風險嫁接到不懂世事的青年肩上並讓他們自己承擔。
創業這個事情確實很刺激,讀書期間我也干過一些不成功的案例,知道一些其中的困難,而目前我的狀態我認為還火候未到 — 這可能是某些正准備創業開公司的設計師朋友們在關心的,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創業呢?這個成功率會多大呢?
賭神說過:“如果不會贏,我為什麼要賭?”,其實這是一句很有邏輯的話,但我們經常理解為對膽子不夠大的注解 — 非也,非也,大部分成功是必然的,有跡可循,並且經過理智的衡量,光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一般都會無疾而終。
1. 開公司的誘因
大部分這個行業中白手起家的設計師,都是從工作室做起的,以接項目為主,這種形式一直到今天也沒有太大改變。而且隨著經濟疲軟以及市場的混亂,以公司形態接單未必就能活得更好,價得更高。我覺得如果有一個穩定、高薪的工作,大多數人是不會選擇自己開公司承擔風險的,那麼目的在哪裡?
厭倦打工的狀態 — 朝九晚五、點頭哈腰、事情不多、成績也不多,是最讓設計師惡心的狀態,設計師如果沒有成就感那和叉燒有什麼分別?長期從事低技術含量,面對低層次客戶的設計師最容易有這種感受,與其被吃得滿嘴流油的老板駕馭,我還不如叫兩三個哥們自己組團接單,豈不快哉。
想賺更多錢 — 一般處於那種加薪無望,假期被減,位置不牢靠的狀態的朋友,比較幻想能夠自己當上老板,通過別人的剩余價值體現自己人生的價值。我認為從資本上這沒錯,但是呢,開一個設計類的公司是未必賺錢的,而且風險很大。保證賺錢的方法呢,是要有一、兩個穩定的客戶,如果一開始有,起碼能保證你公司活個一年半載的,如果沒有你想現找,勸你歇了吧。
自己牛B沒人能管住 — 有部分激情派的優秀設計師確實有這種困擾,剛好又碰上了一個很挫的團隊和領導,這樣的話長期壓抑之下,他只能選擇自己管自己,一開始也許是SOHO方式,後面客戶和人脈累計起來了自動轉型為公司,這種一般都是逼良為娼的最佳案例。
其實開個公司呢,挺簡單,不簡單的是開了以後怎麼辦,自己的屁股在老板椅上能不能坐踏實,更要命的還有責任,面對你的員工,你如何把自己的理想轉化為他們的理想。
2. 開公司的准備
聽著童話,看著勵志書籍開公司基本都是找抽型人才干的事,一個人要豎旗單干了起碼有這幾個事情應該提前打好預防針,估摸自己能有多少的實力。關於投資金額的問題,如果你能把下面的事情都想清楚,那麼投資不是問題。
客戶 — 沒人辦公司是為了理想的,都是為了賺錢的,賺了錢你才有資格談理想,否則誰為你的理想買單?那麼客戶作為衣食父母的存在顯得非常重要,這些客戶有可能是你現在的公司幫你積累的,有可能是行業的聚會上認識的,也可能是在網上看到你的作品找到你的…….無論如何,每一個客戶都值得你尊重,並用心服務,積累總是從客戶資源開始的。如果在長久的打工生涯中,你的客戶僅僅是你的老板,那麼你還不能開公司。
團隊 — 不管你是想開皮包公司,還是開個小書店,三個好漢一個幫的道理還是很現實的,一個好的團隊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幫助你出謀劃策,在一個公司中都是設計師的話,往往是杯具的開始,從體系上看,財務,市場,法務的作用也無比巨大。所以你的人脈資源不應該僅僅是在設計師中,公司運作過程中的各個配套環節都是容易出錯的,你需要專業的人來控制。一個兼職的團隊往往是解散的開始,必須避免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的情況。
商業模式 — 設計公司林林總總,類型和優勢也各不一樣,你的商業模式並非只有簡單的 接單-驗貨-收款,如果你能想到的模式沒有任何突破性,請問為何你應該成功?在思考具體的商業模式之前,應該更多的關注行業動向,和人力資源的流動情況,這些都是提供創意的部分,否則你的公司也會無情的被淹沒在市場大潮下。作為設計公司來說,好的商業模式是讓客戶慕名而來,不是上門推銷,而慕名而來的途徑不僅僅設計品質。
3. 明顯的潛規則
在我天朝做事,處處遍布潛規則,有些話非常刺痛,但又不得不說,陰暗面就像腿毛,如果缺少了蜜蠟的疼痛,又怎能得到光潔的肌膚?而在一個設計師企圖踏入商業渾水中的時候,了解必要的潛規則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 我發現國內大多數設計師都非常單純,這也許是純技術人員的通病,轉換了身份就應該轉換思路,我們來潛一下。
背景資源 — 社會一定是有階級性的,你不可能蠢到真的以為人人平等,那麼在一個商業環境中,背景的分量尤為重要,你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從業背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背景資源庫,你的伙伴和客戶挑選他們需要的部分和你進行合作,當然會通過貨幣來形成契約。
好了,我要說的是,如果你希望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成功,要麼你是某人的孩子,要麼你肚子裡是某人的孩子,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做一個賺錢的公司比較容易,做一個長期賺錢的公司比較難,做一個一定賺錢的公司就必須要潛規則了,而你的選擇其實無所謂對錯,因為大多數人都是這麼做的。你要了解這種環境下的生態情況,酌情考慮自己的付出和回報,這些誘惑(比如:高額訂單、媒體聲望)是否值得你犧牲一些你認為重要的東西(比如:公司的價值觀、財務上的法律風險)。
維系利益鏈 — 一個行業是由各種階層的哥們姐們構成的,設計行業也不例外,在你吃肉的時候,記得給別人喝湯,在你困難的時候也別忘記,不要給別人造成困難。所謂財散人聚,就是你需要維系一個健康的上中下游的利益鏈,以形成公司間的資源互換,並且大家一般稱這種交換為“提升信任度”。
一個公司要期望在行業大潮中站在風頭浪尖而不被搞下去,就一定要做好對行業的貢獻,可以是資金上的,可以是資源上的,也可以是口頭傳播上的,而作為一個公司,面對媒體,面對客戶,面對稅務局,面對黑社會…….各種考量都在試探著你的道德底線,請問你是否具備了隨機應變的能力?
控制客戶中層 — 這個是技術性的問題,兩個環節足以回答,一是品質,二是回扣,作為戰戰兢兢的打工一族 — 客戶的中層領導也是肉身,也要承上啟下不能亂來,所以你的品質是否達到最終BOSS的要求還是很重要的;二是感情的前提是物質,當然如何選取物質的形式,也是一個課題,至少沒有人會反感小禮物以及紅包的,回扣的拿捏應在嚴格的計算成本後給出一個預算,有朋友問我,對於回扣的問題你怎麼處理?我的回答是:看企業形式,國企-必給,民企-可給可不給,供應商-不可能給,對手-挖人時給,至於數額,我認為不超過成本的30%是可以接受的。
4. 對自己的認識
生活狀態 — 恩,創業是個激動的過程,也可能是個痛苦的過程,關於是否能開公司,第一要素是你的生活狀態,你是否合適這種彈性的生活作息,這種高強度的思考與執行過程,無論開一個公司是朋友對你的要求,還是丈母娘對你的要求,我認為都應該從自己能承擔的角度出發。
一個遇事理智,擁有良好直覺,具備自我約束力的人是比較適合開公司的,而設計師群體中這樣的人少之又少,感性和理性並非都能完美統一,所以大多數人選擇沉默和更加穩定的生活,所謂“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也就是個寫照。
生活狀態的改變是一個挑戰,更是一種體驗,比如我還想再玩1-2年,那麼我不太會選擇現在投入到一種瘋狂的逐利游戲中,關於賺錢,我相信開公司並不是唯一的路線,但卻是一般人能想到的最直接的路線。走別人走過的路,也許會讓自己無路可走。
事業心 — 對事業的企圖心,應該是每個正常男人都會有的,當你的知識儲備,人脈資源,投資能力,管理能力,眼光,膽識積累到一定程度,要自己做主的想法會每天都在膨脹,就像怒氣槽一樣按耐不住,最後噴湧而出成為一個實體 — 你自己的公司。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過強的事業心也是一個阻礙?因為對成功的渴望,也許會造成你的責任心與同理心不足,一味沖刺最容易撞牆,而對事業的建設,有主動的,和被動的兩種模式。推廣個人品牌,自己組建公司等是主動型的方式,這樣的人具備前瞻性和高度敏感,優點是積極、熱情、缺點是缺乏深思熟慮,遇事過於講究技術;跟隨雇主平台、通過名望受到邀請等是被動型的方式,這樣的人具備耐性和穩重,優點是謹慎、仔細、看重細節,缺點是決斷力不夠,主觀判斷力較弱。
而一個公司需要一個成功的領導者的氣質應該是:主動與被動想結合,風騷與端莊共存亡。你是否具備這樣兼容的品質?
能力評級 — 認識自己是認識世界的第一步,長期的打工和不規范的職業狀態,讓越來越多的人在喪失這種能力,過多的設計師在考慮客戶怎麼看,老板怎麼看,甚至同事怎麼看,而忽視了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能做什麼,自己的價值是什麼,這也是大部分設計師無法創業的根本原因 — 因為別人不告訴他需求,他自己無法創造或發現一種需求。而商人們在這點上有著高度的敏感。
目前就我來說,我對自己的認識是一個將才,可以帶兵打仗,攻克難關,但還不算一個帥才,號令三軍,高瞻遠矚,而創業本身來說,一個帥才是非常重要的 — 這不但受限於過於年輕(年齡歧視症一直在我天朝存在著),還受限於不夠豐富的生活經歷,因此在我大學畢業後我沒選擇從事傳媒行業,在我看來,30歲以前做中國的傳媒行業,基本都是去充當炮灰。
做一個對自己能力的評級,不要相信網絡上的測驗,冷靜的分析自己的喜好與體味,才是能否創業的關鍵,一腔熱血是好事,但是沒有客觀的面對缺陷,這個熱血最後還是噴到自己。
恩,現在的狀況就是,我不可能開公司,因為時機不成熟,而什麼時候時機才能成熟呢?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應該很了解我,當我選擇創業的時候,合適的人會收到我的投名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