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制作Poluoluo文章簡介:交互設計實用指南系列 – 我們眼中的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Interaction Design, 縮寫 IxD 或者 IaD),是定義、設計人造系統的行為的設計領域。人造物,即人工制成物品,例如,軟件、移動設備、人造環境、服務、可佩帶裝置以及系統的組織結構。交互設計在於定義人造物的行為方式(the “interaction”,即人工制品在特定場景下的反應方式)相關的界面(Wikipedia)。通過對界面和行為進行交互設計,從而可以讓使用者使用人造物來完成目標,這就是交互設計的目的。
從用戶角度來說,交互設計是一種如何讓產品易用,有效而讓人愉悅的技術,它致力於了解目標用戶和他們的期望,了解用戶在同產品交互時彼此的行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同時,還包括了解各種有效的交互方式,並對它們進行增強和擴充。交互設計還涉及到多個學科,以及和多領域多背景人員的溝通。
在《交互設計實用指南》裡,我們認為,交互設計,應當是創造承接人類與計算機之間的界面即人機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face)(見下圖)。交互設計的出發點在於研究用戶和計算機交流(dialog)的時候,人的心智模型和行為模型,並在此研究基礎上,設計界面信息及其交互方式,用人機界面將用戶的行為翻譯給計算機,將計算機的行為翻譯給用戶,來滿足人對軟件使用的需求。所以,交互設計一方面,是面向用戶的,這時交互設計所追求的既是可用性(Usability),這也是交互設計的目的所在;交互設計的另一個方面是面向計算機實現的,這時我們關注於“軟件工程化”。
交互設計模型
面向用戶
根據上文中,我們提到的滿足人對軟件的需求,其目標既是我們所說的“可用性”。可用性指的是一個產品可以被特定的用戶在特定的使用情況中,有效、高效並且滿意得達成特定目標的程度(ISO9241)。我們認為,其中所訴的有效、高效和滿意即為可用性的三個遞進的層次:
交互設計就是設計軟件上可提供的交互方式,來滿足人對使用軟件的三個遞進層次的需求。也就是說,首先,應當保證軟件的有效性,如非有效,一切皆空。接著,保證軟件的高效性,軟件雖然已經完成了他的目標,那麼是不是可以在這個基礎之上,縮短完成目標的時間長度或者是降低認知成本等,最終達到提高生產力的目的。在完成了這兩點之後,我們可以繼續考慮提高軟件的滿意度,這裡可以通過一些視覺的提升、品牌效應和創造新的體驗(蘋果一直是這方面的好例子)等方法來提高軟件的滿意度。
面向實現
交互設計立足於軟件工程中的一個環節,所以談到交互設計,特別是在軟件工程中的交互設計,就必須涉及面向實現的部分——也就是我們談論的“工程化”。“工程化”問題,涉及到三個方面:
- 標准化:這是指在進行與交互設計的相關工作,我們需要滿足相關的標准和規范。標准化有助於提高產品的兼容性、互操作性、可重復性、安全和質量。舉個例子,例如我們在制作原型的時候,有可能需要參考UED團隊的柵格標准或是垂直柵格。這樣,對於視覺設計師,他們可以減輕像素對齊的負擔,對於前端工程師,套用相應的代碼即可完成標准柵格的擺放。當然,還有很多標准和規范,例如:有些公司擁有交互方面的Guide-line,可以保持整個產品形象的一致性,降低用戶認知負擔。
- 可行性:這是指在設計交互的過程中,應考慮到技術上是否可行。可行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技術可以完成,更高的一個層次則是需要考慮在現有的資源(時間、人力、技術能力等)的情況下時候可以完成。我們可以設計一個拖載的動作,但是,如果這玩意兒告訴你要在山寨非觸屏手機的浏覽器內實現,那麼這顯然是不可行的交互;如果告訴你這玩意兒在浏覽器中將多加載100kb數據量,平均延長加載時間7s,那麼這也很可能不是可行的。交互式設計師需要參與方案的實現,以確保方案實現是嚴格忠於原來的設計的;同時,也要准備進行必要的方案修改,以確保技術的可行,當然,修改不該傷害原有設計的完整概念。
- 創新性:其實,具體得說,交互設計就是關於創建新的用戶體驗的問題,其目的是增強和擴充人們工作、通信及交互方式(《交互設計——超越人機交互》)。雖然說到創新,各位可能很容易想到炫目的交互,大量的動畫等等,但是,別忘了“技術驅動創新”:創新應當盡量在上面所述的標准化和可行性的框架內進行。
面向實現的這三點互相制約,相輔相成,也同時約束了我們的交互設計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實現。為用戶而設計,考慮實現,一起做一個精明的交互設計師吧!
達到可用性
我們剛才談到了交互設計面向用戶既是為了追求可用性。並且,可用性具有三個遞進的層次,他們是:有效性、高效性和滿意度。那麼如何達到可用性目標,也就是說如何達到這三個遞進層次呢?《交互設計實用指南》系列文章,正是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所以,期待我們的連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