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制作poluoluo文章簡介:合理的設計title的可用性.
最早大家都沒有給鏈接加title的習慣,後來因為w3c標准普及,又集體加上了title。從一個極端走到另個極端,於是出現很多怪異現象。兩方面,第一a標簽內title不是必須使用,第二title可以用在除了base, basefont, head, html, meta, param, script和title之外的所有標簽。
拋開標簽語義、搜索引擎友好等因素,在純用戶角度找幾個場景來分析。
列表內容被截斷後通過title顯示完整,此時如果沒有被截的鏈接,也會被再顯示出來。試想本來已經看清楚的信息,觸發又提示一遍,傳達是不是感覺很婆媽。如果沒有截的鏈接控制不輸出title,效果或許合理很多。或者title在此時根本就不應該?印象中英文好站似乎很少做列表截取。
最典型類似對icon圖示的輔助說明,可以最大化平衡界面復雜度與可操作性。並且針對某些群眾認知度比較高的操作,如果圖形傳達到位,完全可以使用icon代替,更多交互場景請參考臭魚在06年完成文字還是圖標的總結。
在導航系統的各條目中,title主要作用是做補充說明。同時也對應可訪問性原則中,要求導航傳達清晰簡潔的建議。用戶感興趣後操作觸發,再title提示更多詳細,強調信息引導而不是推送。
還有種做目地指引之用的案例,明確告知用戶這個鏈接做什麼?到哪裡?在某些容易引起誤會,或者不是很清晰的地方效果比較好。另外title不在a標簽內也有廣泛應用,典型如表單。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精准、得體的操作指引,並且我想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明文提示。
學以致用,順手給評論模板加了條語句。上次改的時候本想寫出來,又感覺多余,現在好多了。准備動手評論的用戶,自然會看到,並且這麼土的語句也沒有兼容性問題。
相應的不良應用不再圖示舉例,互聯網上不勝枚舉,深入分析語義和用法不僅能糾正錯誤、開拓思路,而且能貫通很多理論上的困惑。總結起來,title並不像seo從業者鼓吹的那麼簡單,在用戶角度除避免與文字、圖形重復傳達,主要有三類用途:
網頁制作poluoluo文章簡介:合理的設計title的可用性.
前文主要糾正title用法上的幾點誤區,其實除鏈接和表單的常規標簽用法。在內容組織方面還有大潛力待發掘,比如寫網志經常會有針對詞、短語說明的需求,最常見的做法是用括號,或者高級點用title來寫。
其實這樣也不徹底解決問題,在title做“補充說明文本內容”
作用時,用括號的場景可能有解釋、簡寫縮寫、前後補充等等,這些人際功能產生的內容模糊機器不懂。如何區分並准確轉化為機器語言?在講究語義化的HTML標准裡,有更恰當的標簽來做這些工作。
HTML4.01中分別有<abbr>與<acronym>兩個標簽來表示縮寫,區別在於<acronym>是英文首字母縮寫,<abbr>是名稱縮寫。應用分別如下:<acronym title="Portable Document Format">PDF</acronym>
<abbr title="Minimum">Min</abbr>
但在HTML5.0與XHTML2.0中,<acronym>變成不贊成使用的標簽,而推薦<abbr>代替。因為<acronym>容易與<abbr>混淆,它們用法之間是互相包含的關系,很多英文名稱縮寫其實就是首字母縮寫,比如CSS的全稱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千鳥,是一葉千鳥的簡稱。”這句話如果用代碼來闡述:<abbr title="一葉千鳥">千鳥</abbr>
針對不同知識領域讀者時,有時會大量用到專業術語或特殊短語,但不屬於簡寫、縮寫范疇。這時可以使用HTML提供的<dfn>標簽,比如:<dfn title="Mozilla公司推出的網頁浏覽器">Firefox</dfn>
<dfn title="Microsoft web browser">Internet Explorer</dfn>
W3C不建議大量使用,當首次出現新術語時,應定義樣式與普通文本分開,促進讀者理解,而從那以後也不需要再對此術語進行標記了。道理類似不要重復在一篇內容內,做多個同樣鏈接。
按照這個思路,我覺得HTML應該提供個叫做<translate>的標簽,用以針對翻譯詞匯的說明。尤其在專業技術領域,外來詞匯特別多。比如,要解釋UCD的全稱(User-Center Design)可以用<abbr>,但中文翻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呢?老用括號太不專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