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制作poluoluo文章簡介:但俺根本的宗旨,不是教大家花很多時間去執行這些方法,而是培養一顆貼近用戶的心。
摘要:
對於設計師,
-挖掘用戶需求,具有什麼樣的價值?
-挖掘用戶需求,能做些什麼事?
-挖掘用戶需求,保持怎樣的心態?
-挖掘用戶需求,實踐中可以怎樣做?
俺的宗旨,盡量把自己的實踐方法介紹給大家,重點在於HOW。
但俺根本的宗旨,不是教大家花很多時間去執行這些方法,而是培養一顆貼近用戶的心。
我們,或是莫名其妙的開工,根本不清楚自己接的什麼產品;或是MRD\PRD一應俱全,卻是依葫蘆畫瓢,只專注於界面的設計;又或者熱情高漲,很有見解,卻PK的不是那麼有理有據。這就是我工作一年來的前世今生。
當然我們的終極目的並不是盡早拿到一份數據翔實的MRD或者缜密完善的PRD,這個產品/項目概念是什麼,動機是什麼,怎麼做比較好等等,才是設計師們前期想要了解的,而且希望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也許有人說,有了運營、PD、用研的達人們,設計師為什麼也要湊上來圍觀呢?
答:因為我們是一群自以為的、不明真相的體驗專家。
×做好本職工作的入門課
之前看了篇文章,作者主張先做行業專家,然後才有資本做體驗專家。設計師具備了一定UE領域的專業知識,但只有加上對行業的用戶行為、行業規則、行業特點深度了解,才算具備談體驗的基本條件。
我是豆瓣的忠實用戶,我是Google的熱情粉絲,但是作為電子商務的設計師,我們可能是天然的買家,但大都沒有開過店,或是小本經營,對於賣家群體依然很陌生,所以貼近用戶深入持久地了解這個行業是似乎是我們的入門課。而即便在用研團隊介入的情況下,設計師依然需要關注和參與整個研究的過程。
一句話:先把自己打造成行業的專家或者至少是資深用戶。
×使設計師關注大交互
如果只是抱著MRD\PRD依葫蘆畫瓢,我們就只會專注於交互方式是否優異,控件用的是否合適這樣的交互細節。不是說細節不重要,如果產品的功能設定有問題,細節處理的再精妙也只是捨本求末,緣木求魚,因為那不是用戶需要的,他們totally不care。關注用戶、關注行業可以在不經意中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產品的大交互上來。方向指明了,更利於精益求精。
一句話:不要先入為主,不要陷入細節 。
×提升設計師的專業技能
學工業設計的時候,我們有市場調研這一課。設計流程中,前期調研是一個必經環節。雖然學校時調研往往流於形式,使設計總充滿學院味,但可見這項技能重要性。
掌握獨立研究的方法和流程,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的開展工作。而且方法是通用的,即便不是設計師的角色,習得此項技藝也會受益良多。
一句話:師夷長技以進取。
×保證項目順利,明確表達產品意圖
要保證項目順利執行,交互和視覺設計能夠更好的表達產品意圖,設計師須要對這個產品的前世今生有個了解,不能望(PRD)文生義。
×驗證商業與用戶需求的契合度
可以幫助PD去驗證產品的規劃和功能點是否與用戶的需求有太大的差異,當差異過大時,及時作出判斷,適當調整產品方向;
×增強認同感與使命感
即便我們所得研究結果與PD前期的規劃內容一致,我們所做的事依然不是徒勞。它可以讓團隊對將要做的事抱有強烈的認同感和使命感,更好的把產品實現出來。
×摸清用戶的底線,抓住核心體驗
TA沒想到的,你給了,TA未必高興;但TA想要的,你沒給,那TA就不能接受了。基礎的就是核心的,抓住了用戶基礎需求,改善基礎體驗,才能降低用戶的門檻(A宣 語),這才是用戶最離不開這個產品的原因。
×有利於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這裡的設計師們大都身兼數條產品線,每天都是多任務處理,很難對自己的產品有很深入的認識,開發亦然。舉例某產品的前端開發工程師一年換了5人,工作量大的話,他們只能按照我的描述去純寫代碼,因為沒有時間了解業務。不同的PD規劃了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設計師設計了不同的風格,不同的開發人員寫了不同的代碼,致使產品不能持續發展,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如果設計師可以持續跟蹤用戶的需求變化,並形成文檔記錄,一來方便自己對產品的理解,二來可以降低其他人的學習成本,即便換了人也能把產品的原主旨貫徹下去。
×在沒有用研團隊支援的情況下,通過快捷、便利的方法,獨立研究,產生結論。
最後,這件事完全無害,且不具風險^_^。
———————————-【前篇】END—————————————
再重申俺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