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制作poluoluo文章簡介:對於互聯網產品策劃來說,最終要拿給大家看的,就是一份策劃文檔,關於這份策劃文檔,我算是折騰了很久,總結了一些寫文檔時,要解決的一些問題.
最近休息得比較早, 覺得晚上寫日志,一寫就幾個小時,比較影響休息時間,故停寫了幾天,今天突然又想起一些事情要寫寫……
關於工作規范的自我評價,我一直都評了3.5,3.5是一個比較尴尬的分數,越形式主義,越主觀,越人性,越會給出超出自己能力的不客觀的分數,本來我應該給4分(最高是5)的,不過想想還是算了,一方面因為確實從來都是在摸索規范,如何規范;一方面因為沒有給出明確的工作規范,我也不知道什麼才是最規范的;另一方面,一些所謂的規范流程,由於還在實驗階段,基本上要使用嚴格去落實實驗階段的規范,溝通成本和學習成本也非常之大。
對於互聯網產品策劃來說,最終要拿給大家看的,就是一份策劃文檔,關於這份策劃文檔,我算是折騰了很久,總結了一些寫文檔時,要解決的一些問題:
給誰看?
有些策劃文檔,我真的看不懂,有兩方面原因:1.不是我自己寫的,2.不是寫給我看的。
在思考給誰看這個問題時,其實就應該不斷的思考自己在公司或策劃項目時所充當的角色,給誰看?當然是給你和你以外的人員,與自己一樣做其它項目策劃的人員、技術開發人員、美術設計、測試人員、市場人員、市場調研、上司、老板,另外還可能留到其它人員手頭上,正因為這樣,這份寫了你自己名字的文檔,有可能給你帶來很多影響,不同的人看了文檔,只要你沒有為對方考慮到,就會有很多問題找到你,後期會有很大的溝通成本。
作為文檔作者,你必須不斷的為這些人不斷地做換位思考 ,不斷地跟他們做可行性溝通,特別是技術、美術設計,這關系到項目是否能順利進行的問題。
還沒有寫文檔之前做什麼?
其實寫文檔之前,基本上都是頭腦風暴,討論和思考,關鍵是,頭腦風暴時,並沒有確認誰來做策劃和寫文檔,也沒有確認任務落在誰的身上,如果你是主策劃,也是項目的主導者,這倒還好,如果不是,又沒有必要的會議記錄,最終寫文檔時,可能之前討論過的一些細節,都有可能忘記,所以在寫文檔之前,有必要做一些分散的記錄,還有一些問題的收集。
當然,如果按最規范的做法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應該有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不過我一直認為,不需要所有操作都要經過形式上的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一批合格的產品策劃人員本身就應該長期跟進產品,並深度地在使用產品,成為用戶的一份子,並有可能成為用戶意見領袖,只要是這樣,在寫文檔之前,其實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實現和用戶反饋,只是沒有書面的說明,但這些經驗性調研結果和實現,必須後期整理和書面表達出來。
開頭寫什麼?
項目名?實現方案?項目介紹?我認為是:給將要做的事情下一個明確的定義——項目定義。
最好還是解決項目名和項目名詞定義的問題,並通過文字寫下來,這是在解決要做什麼的問題,只有明白了做什麼,給將要做的事情下一個明確的定義,這個定義必須討論一致通過,再具體到具體實現模型。
項目名和項目名詞定義的標准是——可以單獨復制傳播放給別人看,當別人問這是個什麼樣的項目時,負責人員總能回答出來,所以,這要方便記憶,方便傳播,並表達清晰簡潔好理解。
接下來做什麼?
解決了項目定義,接下來是確定項目需求和計劃了,接下來應該嚴格根據定義列出所有與定義相關的需求點,並做出一些必要的分析,列出解決方案概要。
當然如果項目相對比較大,需求點會分步完成,相應的解決方案也會分步給出,不過我始終認為,初期的項目規劃,從定義出法,需求點分得越細越好,再使用科學的方法找出最重要的,對復雜的項目來說,再給出分期的解決方案,要解決哪最重要、最核心、哪個是架構、哪個優先級更高的問題。
要是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好,後期就很容易被人問:這個功能什麼時候會做? 沒有計劃好,你答也答不上,要是別人總來咨詢你的計劃和解決方案,這不是什麼好事情,這絕對是你的項目要做什麼、准備什麼時候做,這些問題沒有考慮周全,並沒有很好的跟別人溝通,特別是整天關注你產品的上司。
接下來,需求確認
所謂的需求確認,就是確認項目定義、項目需求、解決方案、產品上線計劃等問題,確認無誤,再進行下一步操作,這樣能避免後期做實現方案的很多問題,如優先級、做什麼、怎麼做這些問題。做需求確認時,對產品負責人員有很多要求,如何讓項目相當的人員、非項目組對項目相當的人員明白你的產品方面和思路?
口頭表達固然重要,要用到簡單明了的PPT,最簡潔清楚的口頭描述,所謂產品人員的說服力,在需求確認會上最容易表現了。另外,工作以外,你也可以有意沒意地在向大家傳達你的產品理念,讓你的產品設計更有說服力,這樣能減少很多咨詢分子對你的騷擾。
當然通常有經驗的設計人員,在前面兩個步驟沒有明文出現時,已經做出模型了,我不否認這種做法,因為能完成模型的人員,在完成模型之時,腦海裡已經有了初步的產品需求模型,並了解了項目設計的出發點,有模型或產品構思圖,可以幫助思考問題,口頭經過討論和確認後的需求,做出核心的產品模型,這樣更具體的模型測試能得到更多的討論和反饋,減少文檔返工的可能性,減少寫文檔需要重復修改的時間和溝通成本。
但最終方案的文檔,還是必要從“項目定義”“項目需求和計劃”重新做起,並在模型上不斷做調整,讓模型更完善可行。
今天先寫到這裡……
其實上面過程還有很多細節沒有提及,不過靠譜的產品策劃,基本不用看我的這些文字,這些問題都是新手上路過程中慢慢摸索出來的,另外,這日志要表達的不是什麼文檔寫作流程和規范,我連自己文檔也在沒有規范的環境下慢慢摸索和改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