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制作poluoluo文章簡介:為將思路結構化,特寫此文分別論述:1. tag有用嗎?;2. tagging的利與弊;3.tagging系統及其UI設計。
http://piglili.blogbus.com/logs/45219030.html
背景:在一次關於收藏夾tag功能的討論會上,眾人就tagging的意義展開了激烈討論。
為將思路結構化,特寫此文分別論述:1. tag有用嗎?;2. tagging的利與弊;3.tagging系統及其UI設計。較為枯燥,算是一個知識點的梳理吧。
1. tag有用嗎?
tag 隨著web2.0而流行,已有7年歷史(Keller, P. 2007)。tagging成為各大網站常見功能,但系統地使用它的人多嗎?tagging的腦力負擔不輕:要將信息分類尚屬不易,勿論描述信息本身。對一條信息而言,應該tag類目還是屬性?范疇應該更寬還是更窄?tag越多越好、還是控制在一定數量內?尤其困難的是,由於並非事前規劃,無法很好預計被 tag內容的發展,入門、維護並不輕松。
但從目前網絡發展形勢而言——個人自生成內容(博文、圖片、視頻等)迅速增加,各類信息海量湧來——tag可謂管理海量信息的強大利器。本文第2部分將展開論述。
*注:本文中信息是指圖像、視頻、音頻等資源,非僅指文字信息。
2. tagging的利與弊
2-1. tag與tagging
· tag作為元數據(metadata):元數據是所謂描述數據/信息的數據,tag是一種用戶自創的元數據,特點是無層次結構、自定義。
· tagging構成分眾分類法(folksonomy):分眾分類法,指大眾自發利用tag對信息進行描述、分類,構成與信息架構中傳統分類法(taxonomy)相對的信息組織。二者的區別見下表1:
2-2. tagging的利
結合表1的對比,可歸納出tagging的以下好處:
· 使信息組織更經濟、高效、靈活。
如《未來是濕的》作者所言,“The Only Group That Can Categorize Everything Is Everybody”(只有所有人能把所有信息都分類)。就如大英百科全書的編撰與Wikipedia的關系一樣:信息越多,傳統分類法的劣勢越明顯——開發、維護成本只升不降;基於tagging、運用群眾力量的分眾分類法則相反。尤其當前的趨勢是個人自生成信息越來越多,系統的分類、描述能力和效率可說遠不如內容創造者本身。
· 對信息的索引、描述更豐富。
(1)tag固然不如傳統分類法中的控制詞表(thesaurus)那麼嚴謹標准,但由於信息可被無窮多人賦予無窮多tag,故茫茫網海中只要有一個人跟你想到的描述一樣,搜索就更有機會有所獲。而要恰好用上專家詞表內的專業化語詞,難度可能更高。對於圖像、視頻、音頻此類系統標注成本極高、效率極低的信息而言,tagging的價值會更明顯。
例:豆瓣不可能有錢請專家對系統內的資源進行電影、圖書、音樂以外的分類,又或者尚無全文檢索的實力,那如何找到一部同性戀主題的電影?拿普通搜索與tag搜索的結果、結果的發散程度對比,就能感覺到大眾的力量。
(2)用於描述某信息的所有tag往往是公開共享的,其分布往往呈圖1所示長尾狀收斂(Shirky, C. 2005)。各tag及其頻率,既可反映大眾對於該信息本質廣泛一致的定義,又不至於讓小眾意見(minority opinion)完全被淹沒。
· 更人性化的信息檢索。
上述兩利,最終優化的是搜索:由於對一組系統信息(如個人的博文、Flikr的所有相片、Youtube的所有video)的接入點更多了,用戶在信息海洋中找到與之需求匹配的信息的機會也更高。即利用大眾的智慧,使搜索在機器化的基礎上,更語義化、人性化、社會化。
這導致大量污染性的垃圾tag,即所謂搜索結果中的噪音出現,從而降低檢索效率。但這並非tagging的致命傷,通過設計的引導是可以改善這些問題的。第三部分將展開討論。
網頁制作poluoluo文章簡介:為將思路結構化,特寫此文分別論述:1. tag有用嗎?;2. tagging的利與弊;3.tagging系統及其UI設計。
3.tagging系統,及其UI交互設計
3-1. tagging系統
網站在添加tagging功能前,需要考慮若干維度,才能讓tag對網站的信息管理、檢索發揮真正的作用,否則只是潮而不實的裝飾。
Marlow et al (2006)提出一個tagging系統模型,包括資源、tag、用戶三部分,它們的關系如圖3。
筆者認為該系統忽略了另一部分:傳統的系統分類。並不應該丟棄或將專家的智慧斥之於外,就如亞馬遜既有商品的樹狀分類,以有用戶提供的tag。
與模型一並提出的是該系統應考慮的7個維度(表3,最後兩個維度做了合並)。
維度
種類
對設計的啟示
Tagging權限
• 只能自tag(Technorati) • 權限性tag(Flikr) • 隨意tag(豆瓣)決定了資源被描述的豐富度、准確度;
影響用戶個人管理tag的復雜程度
Tagging支持
• 半盲tag,輸入後給與提示(Flikr); • 輸入前展示自己、他人常用tag(豆瓣)影響tag的質量;
用戶tagging時的思維負擔
聚合方式
• 囊括式:同一資源可被賦予任何tag, 囊括式反映大眾意見;
組式反映平均
資源類型
網頁、圖片、視頻、音樂等
標示資源的難易程度會影響用戶所需的tagging支持:
資源來源
• 用戶貢獻(Flikr); • 系統提供(Amazon); • 抓取(豆瓣)tagging權限的設置
聯通性
• 通過鏈接(資源); • 通過社交群組(人);決定用戶間的互動程度、資源的可發現
表3:tagging系統的維度及設計啟示
筆者以為,還需補充的一個維度是,tagging清理。對於系統而言,是任由tag無限泛濫不做任何事情?還是結合傳統的機器索引、專家人工干預,適當過濾、聚合,以實現收斂?Gruber (2006)提出通過tag內在的規范名(Canonical Name)對字面各異、實質相同的tag進行清理。如通過算法將User Experience, UX, user_experience在系統內部統一為規范名User Experience。無論用戶輸入的是哪個形式的tag,系統都將返回所有的結果。
tagging支持維度還需要慮的一個問題是:系統是否該教育、引導用戶打某些維度的tag?上文提及,當tag與系統固有分類維度重合的時候,就會失去價值、沒有發揮其作用。
不考慮這兩點的話,隨著tag幾何級數增長時,噪音也會越來越多。對於系統、對於面對這麼多“原始”tag的用戶,都很糟糕。
3-2. tagging系統的UI設計
UI作為tagging系統與用戶的交互層,肩負適當引導用戶tagging行為的重任,是決定tag質量的關鍵。
· 添加tag:
要引導用戶創造更優質的tag,輸入時刻的輔助至為重要。
(1)提供參考。
如羅列個人常用tag,他人常用高頻tag,可有效減少拼寫相異語義重復的tag,提高tag之間關聯性,並可減輕用戶思考負擔。
在Delicious上收藏URL時,每輸入一個tag都有tag池中同首字母的羅列。下方列有個人常用tag,且優先放置與該資源可能相關的tag。並有他人常用tag的羅列。
圖4:在delicious上收藏一條URL
(2)批量添加。對於所tag資源是用戶自發貢獻時(典型如相片),批量添加tag的功能能提高效率以及減少二義性。
圖5:在Flikr上傳時
· 編輯tag:
目前常見的編輯操作包括:
(1)刪除。
(2)重命名。除了基礎的重命名,此功能可延伸為tag的合並與分拆。合並指,若改為與現有另一tag重名的tag,自動將二者下的信息合並。分拆指,將當前tag進行概念細化成新的若干概念。
圖6:在Delicious重命名一個tag
(3)tag tag.較為高級的操作,包括用一個tag 囊括若干tag(tag bundle),對tag增加描述等。
· 浏覽tag:
目前tag的展現方式主要有列表與雲圖兩種。列表無重點,雲圖則降低了較小字號tag被發現的效率。但無論采取哪種視圖,由於標簽的增長性較強,數量的增加相應提高尋找成本。從算法的角度,可考慮Montero et al(2006)所提出的語義聚類:根據不同tags同現的頻率將其聚合、相鄰放置。從交互的角度,應提供一種或以上排序(按字母、熱度)。具體設計案例可參考此文。
圖7:Delicious的tag雲頁面
總結:
Tag以及tagging的社會性、自我性,能幫助實現個人化、社會化、情景化搜索,但前提是:
· 有更成熟的tagging系統構建。底層技術上,目前對於垃圾tag的收斂、清理,做得不夠,也尚未良好地結合傳統分類與大眾分類。UI上,尚未實現有效引導用戶去tag系統已有維度之外、更具附加值的維度。如在豆瓣上打“友情”這個tag是有價值的,但打“電影”就無甚價值了。)
· 對大部分人來講,tagging的門檻——無論是操作上還是腦力負荷上——仍然較高。如果結合SNS著名設計師Joshua Porter的使用周期論以及產品接納三階段來看, 一個tagger的發展可用下圖來表示:
目前大部分人仍處於第一階段之外,但也許隨著tag的好處被更好地表現,tagging的易用程度增加,更多的人會進入這個周期。當系統完善了,人更能輕松發揮力量去補足系統了,語義網的實現就將更有可能。
參考文獻 • Ames, M., and Naaman, M. (2007). Why We Tag: Motivations for Annotation in Mobile and Online Media.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 Golder, S., and Huberman, B. (2006). Usage patterns of collaborative tagging system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32(2), 198-208.
• Gruber, T. (2005). Ontology of folksonomy: A mash-up of apples and oranges. 1st On-Line Conference on Metadata and Semantics Research (MTSR ‘05).
• Marlow, C., Naaman, M., Boyd, D., and Davis, M. (2006). HT06, Tagging Paper, Taxonomy, Flickr, Academic Article, ToRead. Proceedings of Hypertext 2006, New York: ACM Press,2006• Mathes, A. (2004). Folksonomies — Cooperative class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shared metadat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S5900CMC (Doctoral seminar),
• Montero, Y. & Solana, V. (2006). Improving tag-clouds as visu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terfac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disciplinary Information Sciences & Technologies.
• Porter, J. Designing for the Social Web: The Usage Lifecycle.
• Shirky, C. Ontology is Overrated: Categories, Links, and Tags.
• Wichowski, A.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ag: Folksonomies, findabil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g_(metadata);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lks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