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行哪業都少不了基本功,都說“馬步”要扎得穩。在都快說爛了的以目標用戶為中心設計的今天,還是要勤練基本功的。不多說了,先了解下“設計的3個C”:
一、構圖(Composition):
一個設計的構成因素如何在視覺上結合安排。構圖中包括放置、組合、排列、視覺流動,以及布局上的空間區分。
二、構成因素(Components):
它們是設計中使用的視覺因素。照片、圖畫、圖標、排版、劃線、裝飾、邊緣和背景,全都是構成因素。
三、概念(Concept):
主題、內涵、信息和風格方面的抽象歸納。一個設計或一個形象的這種難以明說的意蘊,對於它的視覺表現和信息傳達至關重要。
利用以上3個領域的一些基本原則,對於你的創造過程——無論是提取概念還是建構布局,或者是設計作品的最後定稿——都會提供一些實用的、通用的思路。
對於一個設計來說,當它的構圖、構成因素和概念都已到位,並且協調一致地為目標觀眾與目的服務時,它就成功了。
設計的要旨在於鼓勵並方便觀看者與被觀看物之間的溝通。好的設計靠著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和意味無窮的內涵吸引並保持觀看者的注意,從而激活、形成了這種溝通。
下面簡單介紹“構圖”中的一些原則:
- 距離不均等原則:
水平距離與垂直距離是不同的,它通常創造了一種視覺運動與活力的感覺。
- 黃金分割:
人們公認由它導出的空間賞心悅目,這些年來它已經發展為一種信仰一樣的東西。
- 斐波納契數列:
一種整數數列,其中每數等於前面兩數之和。它是一條螺旋線,大自然中的鹦鹉螺背面就是這樣。
- 重復:
重復不僅有助於建立視覺和諧,而且很能吸引注意力。
- 視覺呼應:
通過色彩、風格、內容和字體紋飾家族的明顯關聯,就形成了視覺呼應。
- 主題呼應:
在一個項目或設計作品中,通過建立主題方面的聯系,也可以形成很好的和諧。
- 排列:
可以用來創造一致、穩固和統一的感覺,對於排列規則來說,有一點尤為重要:先要努力理解使用排列原則所帶來的效果,然後是打破這些原則會帶來的效果。
- 設計柵格:
它是由輔助線、邊界和分欄組成的一個隱藏系統,設計中的構成因素放置在這個系統中,依據這個系統來排列,為冊頁、宣傳單、廣告或網站的設計提供了表現的框架。
- 視覺流動:
好的視覺構成也能夠把觀看者的眼睛不知不覺地帶入一個圖案或一個構圖內的穿行。
- 視覺橋梁:
為了救得一種視覺流行的感覺,使用了兩個“搭橋”因素,在那些缺乏聯系的區域中間建立聯系。
- 封閉空間:
觀看者會感覺到一種說不清道不明但實實在在的不舒服感。
- 評價構圖(C.A.P):
要形成你的評價意識。要評價你的構思,工作過程中和你覺得已經完成時都要進行評價。除了運用自己的藝術直覺來進行評價外,還要問自己這樣一些具體問題:聯結(Connection)、排列(Alignment)、重點(Priority),除了這3個標准之外,還要考慮它們與構成因素和概念的聯系。
小知識:
- 當一些東西事實上稍稍高於中心時,人眼傾向於將它們作為就在中心來感知。
- 一個人遭遇一群東西時——無論是群鳥或一片文字,他們習慣將這群東西視為一體。設計師可以利用這種視覺習慣來做文章。
- 有時,一個大空間中的小小呈現,會格外吸引人;還有一些時候,在一個小空間中大大呈現,效果也很好。
- 過分玩立體感,或者是與主題無甚關系,設計就會顯得花哨,顯得小聰明。
- 有時,十分規整的排列讓人感覺死板。可以考慮在一些地方有所溢出,效果可能更好。
- 要想打破規則,最好是先知曉和懂得這些規則。
- 在設計一個作品時,時常退後幾步看看,把它放在一側來看看,從房間那頭看看。您的視線想朝什麼地方去?你是不是滿意這種流動?還需要做哪些改變?
- 一些視覺搭橋的方法:重疊、一致的背景色彩或某種因素、色彩呼應,箭頭、劃線或色調過渡處理,邊界的使用。
我讀的是《設計基礎指南》,推薦再看看書。
簡單的讀書筆記分享,歡迎補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