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無論是做軟件還是做網站的從業人員,在設計的時候都會經常的提起“用戶體驗”(
UserExperience)。其實就是設計以用戶為中心,讓用戶很方便的知道應該怎麼做。
但是我接觸到一些人所謂的指點界面美觀的觀點卻總是很差,不是我品味怎麼高雅,而是大家對他的意見確實表示不贊同,其實周圍的人都喜歡類似網站色彩相對素一點的,或者說不要太花哨,而他總是喜歡那種土不垃圾的,但是這時候該聽誰的呢?PS:他是領導……
所以這些東西不好說,你說給你個flash點,你能接受,你說給你3DIV,你也感覺很好,再不行,你把左側都擺上樹用作導航或者你的網站都放在上面,但是你贏得客戶的是什麼?是內容實質,當然你的外部感覺不要差到無法容忍,我想決定一切的還應該是內容。起碼相比沒有做好內容的人,用戶體驗可以稍微降低優先級。
但是還是要說一下:
這個概念用以下2具體的例子來說明:第一,很多網站的首頁頭圖,為了更多傳遞信息,通常會做一個4-6幀切換的flash頭圖。從表面看,這個設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頭圖的空間(原來只能放一個頭圖,現在可以放4-6個了);但實際上,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失敗的用戶體驗,原因就是用戶看到這裡的時候,他不知道下一張會出現什麼,或者剛剛看明白這幀,想點擊的時候,系統已經切換到下一幀了。這些都會讓用戶產生挫折感!――我注意到,網易新聞自從李甬主政後,用戶體驗做了很大改變,比如他們現在頭條就不是系統切換,而是讓用戶自己點擊“我來換頭條”。這就是尊重用戶體驗的一個小小改進。第二個例子,我們QQ或msn聊天時,不想和對方繼續聊的時候,往往是打一個“:)”;這樣對方將不知道你到底要表達什麼,因此自然會產生“挫折感”而中止談話――這就是你傳遞了一個差的用戶體驗給你的用戶。:)
那麼什麼是用戶體驗的關鍵呢?
很明顯,
第一個關鍵是網站設計要符合“邏輯”。因為“邏輯”是一種必然,是對用戶最直接的“承諾”,最直接地告訴用戶應該“做什麼”。至於什麼是網站的邏輯,我還是以網易新聞為例:比如,今天的網易“兩會”報道如下:
中國今年投入上千億元縮小貧富差距 代表稱“這是欠賬還債”
我國行政管理費用25年增長87倍 委員稱行政成本之高世界少有
吳敬琏:十一五不會再分錢分物分項目 5年必須轉移4500萬農業勞動力
林毅夫建議給予公務員醫生現金補貼買房 住房應“倒逼成本”定價
“一刀切”利息稅應調整 委員稱窮人富人相同稅率起不到再分配功能
這5條新聞中,標題都截斷為左右兩個部分――1\2\3\5的右側標題是不可點擊的;但偏偏第4條的右側標題又是可點擊的。這樣的設計,就是不符合“邏輯”;因為正常的網站設計邏輯是要麼你都可以點擊,要麼你都不可點擊。
從這個例子,概述之,網站的“邏輯”是指你在給用戶一個服務或功能時,一定要保證此服務或功能的“同一性”,而不是一種或然;其次,網站的“邏輯”還在於整體服務或功能可以被用戶“推演”,即用戶了解了一個服務和功能後,他能基本預測准確該網站另外的服務和功能。
做好用戶體驗,
第二個關鍵點是要尊重“常識和習慣”。還是舉例:幾乎所有的國外BBS都是上方導航,而幾乎所有的國內BBS都是左側導航;所以如果你在國內做BBS,在這點上完全沒必要去挑戰用戶的使用習慣。這點一說大家都明白,不展開了。
做好用戶體驗,
第三個關鍵點是“風格”,也就是差異化。沒轍,還是得舉例,還是舉例網易新聞。網易新聞的改版,先不說是否成功,但絕對是一次有風格的改版;風格太明顯了!因此我認為,這個改版,相比sina模式之下亦步亦趨的sohu新聞,網易就高明很多。用這個例子也想說明,即使某個地方用戶體驗有瑕疵,但如果你堅持一個特別的風格,你還是能讓用戶訪問的。
把握好
邏輯、
常識和
風格,用戶體驗就不會差到哪裡去;但這是一個依靠經驗和實踐的過程,很多時候只能意會,難於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