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在很多的小公司都不存在。小公司養著、催著設計師,設計師不用去考慮能不能拿到結果,因為你不干,大家都等著你,因為身後自然有一群人在push:老板,工程師,同事。這個結果是大家一起push的結果。
但是在很多大的公司,存在很多很多的項目,孩子多了,爹媽都顧不上。項目多了,老板也顧不上。他們只看最終的結果:
為什麼有的設計師一年做了那麼多項目?那麼多收益很好的項目?
為什麼有的設計師卻一年產出寥寥無幾?做的項目多半半途夭折,或者直接胎死腹中?
若以產品經理為主導,那也還好。產品經理背負著更加沉重的考核壓力,他們會以push出結果為主要的方向,在他們的push下,設計師妥協妥協,折中折中,產品經理負責打點打點各種資源(工程師、測試等),結果也就出來了。
但是,關鍵是,作為用戶體驗設計師,總不能一直被動著響應pd們的需求——他們要做什麼就做什麼,100%的精力都放到他們的“商業目標”驅動的項目上。作為用戶體驗設計師,應該有獨立的一部分精力抽取出來,去主動發起一些項目,改進一些項目,以使網站變得更加親切易用。
關鍵就出在這裡。設計師有時也很不喜歡老是被動響應PD的需求,也想主導一些項目,但是,往往以設計師為發起人或主導的項目,很難拿到結果,現狀可能有:
工期拖得很長(優先級排得很低,幾乎可以忽略);
沒有資源配合——畢竟項目是需要團隊的,需要工程師,需要前端開發,需要測試,不可能單打獨斗;
長時間得不到確認,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工去做;
即使是產品經理們發起的項目,在產品會議上說了能夠帶來多少的收益,老板們都點頭了,尚且需要排定優先級,等候設計資源、工程師資源。更不要提單單是某個設計師說:“這個體驗不好,我想要改成這樣……”的需求了。
為什麼拿不到結果?
“我做了一個系統性的改進方案,我覺得肯定比現有的要好很多。已經找了周圍的同事進行了測試,大家都說不錯,都盼著趕快上線呢。但是去找需求分析人員評估了一下,發現需要30多個人日開發量。而且從優先級上去排,說不定要排到年底去了。根本就沒有資源去做……”
“我覺得某某頁面有很大的問題,於是做了一個分析和改進,結果發現那個頁面上的區域被劃分為不同的產品線,分屬不同的產品經理負責。為了推動我的設計,天呢,我需要找好幾方進行溝通,他們給我的意見非常多,甚至完全相反。我根本無法估計這樣改動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你覺得那個東西很難用?那就對了。我們不是不想改啊?方案都出了好幾版了,同樣有上面的問題,一沒資源,二,牽涉的利益方太多了,改動束手束腳,後來就一直保持現狀了。”
拿不到結果的借口和原因當然有很多很多,作為設計師,這些都感同身受甚至自己也遇到過。
分析下來,所有的原因都可以歸結為:“方案與資源、溝通”問題。
設計方案本身存在問題——有潛在的風險,投入大產出小,本身就不合理等;
設計方案沒有問題,但是資源緊張,無法投入,自然沒有產出;
設計方案沒有問題,但是多方溝通不能順暢推動,擱置。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矛盾,既然我們提供了好的設計方案,為什麼卻得不到資源的響應,按理說,如果足夠好,優先級也應該高,各方也應該支持的啊。如果是好的設計,為什麼在溝通上會如此艱難?這個時候我們是抱著好的設計等待呢,還是有別的辦法?
當我們認為我們的設計是很好的時,我們很難去妥協讓步,
但是——
上一頁
12 3 4 5 下一頁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