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工趨於精細,人的知識也有涯。因此在解決問題時需要求助於個人力量之外的媒介。一種是向數據庫和搜索引擎之類學習,另一種則是向周圍的人學習。而後者占了個人知識獲取量的大多數。
自古以來,良師益友就是個人交往的理想對象。在SNA中,將這種人際關系歸為社會網絡,對這種東西的分析將有助於知識的學習,共享和傳播。
商業界的經驗體現:
1:非正式組織結構同正式組織結構共存,這點似乎類似於國內具有悠久歷史的的所謂“人情世故”。傳統的想法是努力消除這種非正式的組織的影響。
2:網絡的出現正在顛覆舊有組織結構和層次,力圖實現一種更加平坦的結構,淡化行政上的上下級關系。
3:企業間合作,如合資,聯盟等形式日益增加,如何有效管理這些虛擬組織是一個問題。
一個管理者在SNA的觀點中面對的是一個人際關系網絡,知識在其中流動傳播,SNA要做的就是幫助他了解哪裡阻塞了,哪裡不暢通。
要能知道社會網絡中,誰有需要的知識並願意提供。三國中劉備是通過徐庶知道諸葛亮具有經國之才的。
在幫助人解決問題的時候,更主動的方法不是簡單告訴問題的答案,而是引導求教人的思維。
SNA的工作
1:對目標社會群體,如公司內一個小組,建立知識網絡。網絡的節點就是社會群體中的每個人,而邊就是一個人擁有的對於另一個人有用的知識。
2:找出並分析社會網絡中影響力大的人
3:找出並分析游離於社會網絡之外的人,可能是沒有充分利用知識傳播的結果。
4:分析社會網絡中的四個要素(Know, Access , Engage, Safety)在網絡中的影響
通過SNA知道一個群體在溝通上的問題,知識第一步,SNA給出了針對4要素的解決方法,列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