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變量的作用域(scope),C、Java等語言采取的是“block scope”的方式。與之不同,JavaScript所采取的是“function scope”的方式 — 變量的作用域僅由所處的function決定,與if、for等邏輯塊無關。比如,以下這個例子展示了JavaScript中與C、Java等語言不一樣的行為: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var s = 42;//s is visible throughout function
if (s > 3) {
var x = "test";//x is visible throughout function
for(var i=0; i<10; i++){
console.log(i);
}
console.log(i);//i is visible throughout function
}
console.log(i);
console.log(x);
}
在C、Java等“block scope”的語言中,if語句、for語句等邏輯塊結束後,在這些邏輯塊內部定義的變量將會被銷毀。JavaScript與之不同,只要一個變量定義在某function內,那麼整個function內的所有代碼均可訪問到該變量,即使這些代碼在變量定義之前: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console.log(a);//undefined
var a = "test";
console.log(a);//test
}
在上述例子中,如果function中a從未被定義,那麼console.log(a)將拋出ReferenceError。當function中對a進行定義後,即使這個定義在a變量調用語句之後,對a的調用也屬於合法操作(如果對a變量的定義發生在調用語句之後,那麼調用語句中a變量的值為undefined)。事實上,在function內用var關鍵詞進行定義的所有變量,其定義操作都會被提至function的開頭(賦值操作依然留在var定義的那一行),這在JavaScript中稱之為hoisting。比如,上述代碼就等價於: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function(){
var a;
console.log(a);//undefined
a = "test";
console.log(a);//test
}
變量的作用域鏈
聯系JavaScript中變量的儲存,可以很好的理解JS中的“function scope”與hoisting。由於變量是儲存在全局對象或者函數調用對象上的,因此當在function中定義變量時,無論這個變量定義在function的什麼地方,這次function調用所使用的函數調用對象中必然會出現一個與此變量同名的屬性。如此一來,function中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訪問到該變量。
涉及到函數調用,JavaScript中還有一個更有趣的概念:變量的作用域鏈 — 由於變量是儲存在全局對象或者函數調用對象上的,因此在訪問變量時,可以從多個對象上獲取值。以下面的代碼為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var x = "test";
function(){
//level-1 function
var x = "temp";
function(){
//level-2 function
var x = "real";
//try to access x here. x will be "real".
}
}
在上述代碼中2級函數(level-2 function)的內部,當試圖訪問x變量時,程序可以從3個對象上搜索相應的屬性值:調用2級函數所使用的函數調用對象、調用1級函數所使用的函數調用對象、全局對象 — 根據函數定義的嵌套關系,JavaScript將生成一個由全局對象和函數調用對象所組成的對象鏈。訪問變量時,程序將從離訪問語句最近的那個對象開始搜索,如果沒有搜索到,則在對象鏈中上一級的對象中繼續進行搜索,直至全局對象。
由於這個對象鏈與變量的作用域有關,因此也叫做“作用域鏈”。
如果需要臨時改變作用域鏈,將某個對象插入到作用域鏈的最前端(作為最先訪問到的那個函數對象),可以使用with語句: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with(o){
//code use properties of object o.
}
不過,在JavaScript嚴格模式下,with語句是被禁用的;即使在非嚴格模式下,也不推薦使用with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