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還在懵懂學習JavaScript基礎之時,坊間便有傳言“with語句是低效率語句,若非必要,請不要使用該語句”,同時, ECMAScript 5 的strict mode下是禁止使用with語句的,所以一直以來我對with語句一直沒啥好感。
今天在知乎有個話題大概說的是“你覺得什麼東西相當有B格”之類的,然後就有人貼了這段代碼:
with(document)with(body)with(insertBefore(createElement("script"), firstChild))setAttribute("exparams","category=&userid=68497352&aplus&yunid=", id = "tb-beacon-aplus", src = (location > "https" ? "//s": "//a") + ".tbcdn.cn/s/aplus_v2.js")
代碼拆解:
with(document) with(body) with(insertBefore(createElement("script"), firstChild)) setAttribute("exparams","category=&userid=68497352&aplus&yunid=", id = "tb-beacon-aplus", src = (location > "https" ? "//s": "//a") + ".tbcdn.cn/s/aplus_v2.js" )
再拆開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document.body.insertBefore(script, document.body.firstChild); script.setAttribute("exparams","category=&userid=68497352&aplus&yunid=", script.id = "tb-beacon-aplus", script.src = (location > "https" ? "//s": "//a") + ".tbcdn.cn/s/aplus_v2.js" );
因為在 JavaScript 裡,可以給函數多傳一些無用參數的。
因此,最後這句話完全可以理解為:
script.id = "tb-beacon-aplus";
script.src = (location > "https" ? "//s": "//a") + ".tbcdn.cn/s/aplus_v2.js";
script.setAttribute("exparams","category=&userid=68497352&aplus&yunid=");
如果賦值的不是標准屬性,就不會寫出到標簽的 attribute 裡了,所以分開賦值能讓加載的外部腳本讀取到這裡的附加參數。
據說是淘寶首頁的,好奇心使然,果斷跑去淘寶看了下,有圖有真相哪:
淘寶這種大項目一般是十分講究效率的,居然會使用傳說中的低效率代碼?
我們試著用正常代碼來達到上面的功能:
var 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setAttribute("exparams","category=&userid=68497352&aplus&yunid="); s.setAttribute("src",(location>"https"?"//s":"//a")+".tbcdn.cn/s/aplus_v2.js"); s.id="tb-beacon-aplus"; document.body.insertBefore(s,document.body.firstChild)
這是我能寫出的最簡單的代碼了,當然,您可以嘗試像淘寶那代碼一樣setAttribute,不過結果會讓你很受傷!!!經過我的測試,他那樣帶3個以上的參數設置節點屬性僅在with語句下有效,而且第三個及以後參數所設置的屬性只能是HTML標准屬性。原因我也不知道,有大牛願意指教麼?
代碼壓縮後,淘寶代碼224字節,我寫的代碼264字節。
我得出的結論是:大的網站惜字節如金,特別是像淘寶這種每天流量巨大的網站,為了節省流量(別看只有幾個字節,乘以個大的訪問量後結果還是挺驚人的)而稍微犧牲下用戶代碼運行的效率是完全值得的。況且,在浏覽器代碼執行效率日新月異的今天,with語句效率真有那麼低麼?
秉承一顆探索的心(此刻內心略為激動。。),做了如下代碼測試,
html代碼: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est</title> </head> <body> <div id="one" data="test data"></div> </body> </html>
with語句獲取div#data值
var now = +new Date; for(var i=0;i<1000000;i++){ with(document)with(getElementById("one"))getAttribute("data") } console.log(new Date-now)
一般代碼獲取div#one的data值
var now = +new Date; for(var i=0;i<1000000;i++){ document.getElementById("one").getAttribute("data") } console.log(new Date-now)
獲取屬性值的代碼均循環運行100W次,輸出運行時間,測試浏覽器為Chrome 35與IE 11:
申明:誰特麼說我是IE黑,我和誰急!!!
Chrome 35 數值單位:m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平均值 10W次差值 單次差值 一般代碼 1362 1358 1379 1377 1372 1411 1371 1341 1356 1339 1366.6 888.7 0.89μs
IE 11 單位:m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平均值 10W次差值 單次差值 正常情況 2352 2332 2321 2347 2342 2339 2365 2373 2353 2343 2346.7 861.7 0.86μs
由於其它軟件運行的影響及兩種代碼運行的先後順序,結果可能不是十分嚴謹,但個人認為還是不會影響我們得出最終的結論:with語句在不是嵌套十分復雜的情況下,相比於一般代碼對執行效率的影響其實微乎其微。
我想ECMAScript 5 的strict mode下禁用with語句的主要原因應該是with語句讓個對象與方法與屬性的關系變得更模糊, 不利於JavaScript向面向對象編程靠攏吧。
小編補充:雖然有B格但不論是易於閱讀還是考慮性能的目的,很多網站還是使用普通的方式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