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oogle宣布與RealNetworks達成協議,開始在RealPlay等產品中捆綁Google Toolbar以及Google Desktop。Google中國市場總監潘茜表示,捆綁是軟件行業的一種標准慣例。但此舉卻遭到了眾多網民的反對與質疑,為何?
捆綁對處於壟斷地位的軟件企業,如微軟等,的確是最佳推廣產品、營收獲利的良策,但卻可能造成行業內的不正當競爭,排擠勢弱的競爭主體,最終傷害消費者;而對於弱勢後進入軟件企業而言,捆綁則是推廣、營銷自我的最低成本運做方式,正是如此,捆綁才在軟件行業內屢試不爽。
問題是捆綁在國內被推之以極,變味了,在漠視消費者知情權、財產權、隱私權、公平消費交易權的前提下,強安、亂插、滿彈、難卸,甚至根本無法卸載,真所謂比流氓還流氓,比
病毒還要命。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去年網絡協會以網民投票表決的形式選出“十大流氓軟件”,要求他們限期整改;今年奇虎與雅虎因為誰比誰更流氓的紛爭才會鬧的如此之大,才會引發如此多的眼球與關注度。可以說每個網民都對軟件捆綁的流氓做法心存芥蒂,甚至有點談綁色變。
可以說反流氓軟件捆綁已經成為一種大勢所趨,國內中搜就順應了潮流,通過自建卸載平台,自裁了劃詞搜索,終結了自己的流氓行經,而Google此時將Google Toolbar、Google Desktop捆綁在RealPlay等產品中,無疑觸動了網民的利益,至少引發了眾網民的擔心,抵制、質疑、憤怒也再所難免。
俗話說,此一時,彼一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的詛咒似乎終於讓納市寵兒Google感覺到了絲絲壓力,回望當年資本市場對其羨艷的目光與逐利的不斷渴求,似乎正一步步將Google推向做惡的深淵,離Don't be evil(不做惡)理念似乎也越來越遠。促使Google通過大舉捆綁推廣產品的外在壓力至少來自以下幾方面:
首先,來自投資者層面的壓力,資本的逐利性要求Google變的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具有獲利的能力,也正因為如此Google的市值才被一抬再抬、一捧再捧,問題是Google也有自己的極限,波峰之後,面臨的必然是低谷,經過幾年的光輝歲月,Google已經到了回復理性、逐步下滑的時候了,據美國網絡流量統計公司comScore調查,Google在全球的占有率已經開始下降,分析師Robert Peck認為:“市場份額的下滑可能意味著Google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頂點,不可能無限制地增長下去。”
其次,Google不惜從微軟挖來李開復,在中國轟轟烈烈推出中文版谷歌,但卻因為政策、法律、環境、文化等因素,只能借牌上市,屢屢受挫,甚至碰壁,而這都直接影響到了其在中文搜索市場的具體業績,據易觀國際最新調查顯示,2006年第一季度中國搜索引擎廠商排名中,雅虎中國重新超越Google,以21.10%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這也從行業競爭角度,給Google極大壓力;
最後,再多元化擴張,搜索都是Google的核心,只有將Google搜索盡可能的推廣出去,才能保住自己的老大地位,然而傳統軟件巨頭微軟野心勃勃,在先與雅虎取消3721地址欄搜索推廣合作之後,又在新發布的IE7浏覽器以及下一代
操作系統VISTA中都捆綁了自己的搜索功能,這意味著微軟妄圖通過捆綁的看家本領,將壟斷行徑重施於互聯網搜索江湖,正式開始挑戰Google搜索,Google能不著急嗎?
有趣的是,Google為了打消國人的捆綁抵制心理,制定並發布了軟件“六大自律原則”:安裝、事前披露、易於刪除、動作透明、信息傳遞提示、廉者擇鄰而居。既有點像小學生給老師做保證,不犯錯誤;又有點像是自我鼓勵,自我認為心態良好,不至於利用捆綁做流氓之事,在筆者看來,這不過是Google迫於各方壓力,狗急跳牆所出的無奈之舉,但最終是否能夠守得住Don't be evil這塊貞潔牌坊,還未可知。